枸杞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食、藥兩用植物,其嫩葉、嫩梢都可食用,稱為枸杞菜。用作蔬菜栽培的品種主要有大葉枸杞和細葉枸杞,一般不開花結果。大葉枸杞葉肉較薄、葉面綠色、味淡,性喜冷涼氣候,耐寒,從定植到采收需60~70天,可連續采摘4~5個月,每畝產量達4000~5000公斤;細葉枸杞葉肉厚、葉面綠色、味濃質優、葉腋有硬刺,從定植到采收約50~60天,可連續采摘4~5個月,每畝產量3500~4000公斤。現將其露地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扦插定植:選擇土壤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前茬是豆科作物的田塊或菜地為好。扦插前,施腐熟有機肥作基肥,每畝施1500~2000公斤。耕翻整地作畦。南方8~9月份扦插,北方可在3月份扦插。選取粗壯的枝條,截成長5~20厘米、具有2~3個種芽的一段作為種苗來扦插。這些種苗最好選原來枝條的基部或中部,枝條頂端的嫩弱部分不宜采用。采用斜插,插條腋芽向上,入土深3/4,使多節發根。定植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插后澆水,并用稻草覆蓋保持土壤濕度。扦插后10~15天開始發生不定根和新芽,一般20~25天便可發生6~7條新根和4~6條新梢。
2.田間管理:枸杞生長期需肥量大,且耐肥。插條生出新根新梢后就要立即追肥,每隔10~12天施肥1次,用腐熟的人糞尿兌水,初期濃度為10%~20%;生長盛期濃度為30%~40%,也可每畝施磷酸銨5公斤。以后根據長勢每隔7~10天追肥1次。采收期為促使其多發嫩芽,每隔30天左右應追肥1次,以氮肥為主,適當追施磷、鉀肥。扦插枸杞根系淺,吸收能力弱,平時應注意灌溉,保持土壤濕潤,及時中耕除草、培土。還應注意修剪,使嫩芽密集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便于采摘。
3.病蟲害防治:在枸杞生長期間,應注意防治白粉病、流膠病和根腐病,可噴0.3~0.5度石硫合劑或2%硫酸銅液,每周噴1次,連續噴2~3次;蚜蟲、枸杞癭螨、枸杞葉甲等,可用40%樂果1000倍液、50%抗芽威2000倍液或90%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4.采收和留種:扦插后50~60天開始收獲,先采摘生長最旺的枝條,每20~30天采摘1次,可采摘8~10次,留下的嫩枝繼續生長,以后分批采摘。到了夏季,枸杞不能繼續采摘,就要注意在原畦留種,即在4月下旬將基部老葉摘去,頂端留少數葉片,干旱時應適時澆水,使植株正常生長,直至秋季選取老壯枝條作種苗;或割取粗壯的枝條捆成束堆放在陰涼、潮濕的土壤中,覆蓋稻草或樹葉,貯至秋季取出扦插。原畦留種的,要在3月份促枝條生長健壯,不能采摘或只采部分葉片出售。留種期間停止施肥和灌溉,抑制其生長。
1.扦插定植:選擇土壤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前茬是豆科作物的田塊或菜地為好。扦插前,施腐熟有機肥作基肥,每畝施1500~2000公斤。耕翻整地作畦。南方8~9月份扦插,北方可在3月份扦插。選取粗壯的枝條,截成長5~20厘米、具有2~3個種芽的一段作為種苗來扦插。這些種苗最好選原來枝條的基部或中部,枝條頂端的嫩弱部分不宜采用。采用斜插,插條腋芽向上,入土深3/4,使多節發根。定植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插后澆水,并用稻草覆蓋保持土壤濕度。扦插后10~15天開始發生不定根和新芽,一般20~25天便可發生6~7條新根和4~6條新梢。
2.田間管理:枸杞生長期需肥量大,且耐肥。插條生出新根新梢后就要立即追肥,每隔10~12天施肥1次,用腐熟的人糞尿兌水,初期濃度為10%~20%;生長盛期濃度為30%~40%,也可每畝施磷酸銨5公斤。以后根據長勢每隔7~10天追肥1次。采收期為促使其多發嫩芽,每隔30天左右應追肥1次,以氮肥為主,適當追施磷、鉀肥。扦插枸杞根系淺,吸收能力弱,平時應注意灌溉,保持土壤濕潤,及時中耕除草、培土。還應注意修剪,使嫩芽密集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便于采摘。
3.病蟲害防治:在枸杞生長期間,應注意防治白粉病、流膠病和根腐病,可噴0.3~0.5度石硫合劑或2%硫酸銅液,每周噴1次,連續噴2~3次;蚜蟲、枸杞癭螨、枸杞葉甲等,可用40%樂果1000倍液、50%抗芽威2000倍液或90%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4.采收和留種:扦插后50~60天開始收獲,先采摘生長最旺的枝條,每20~30天采摘1次,可采摘8~10次,留下的嫩枝繼續生長,以后分批采摘。到了夏季,枸杞不能繼續采摘,就要注意在原畦留種,即在4月下旬將基部老葉摘去,頂端留少數葉片,干旱時應適時澆水,使植株正常生長,直至秋季選取老壯枝條作種苗;或割取粗壯的枝條捆成束堆放在陰涼、潮濕的土壤中,覆蓋稻草或樹葉,貯至秋季取出扦插。原畦留種的,要在3月份促枝條生長健壯,不能采摘或只采部分葉片出售。留種期間停止施肥和灌溉,抑制其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