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選擇種莖。選擇粗壯的老莖為好,作食用一般選用白莖種魚腥草較好。魚腥草用地下莖繁殖,通常是在地上部莖葉枯黃謝苗后,至植株未萌發新苗之前(最好在2~3月份)挖掘,春季發芽前,用消毒的刀具將種莖剪成長15厘米的小段,每段有2~3個節,并留須根。若在夏季高溫干旱時栽培,種莖每段一定要帶3個節。挖取的根莖,可用500毫克,升的生根劑3號溶液浸泡10分鐘。
2 種苗繁殖。春、秋兩季均可栽培,且以春季為主,春季又以2~3月或3~4月為宜。夏季和初秋播種應注意遮陽保濕。一般每畝用種莖150千克左右,采用短莖播種時,每畝只需70~100千克,采用長莖播種,每畝需200千克。
3 整地施肥。種植前,選擇土壤肥沃的沙壤土和濕潤保水、排水方便的田塊,深翻地,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廄肥3000千克或復合肥100千克、碳酸氫錢50千克,耙平整細后,按寬1.5~2米做畦,也可將肥料條施或分層溝施。
4 栽種方法。可采用挖穴定植,即先在畦面上按株行距15厘米×30厘米的標準挖定植穴,穴深15厘米,將種莖平放于穴內,細心栽植好。也可開溝條播,即在畦面橫向挖種植溝,溝寬10~15厘米、深約10~20厘米,溝間距約20~30厘米,將魚腥草種莖蘸上黃泥漿后,平鋪在溝中,按株距7~10厘米在溝內均勻擺放種莖,每條頭尾相連,一溝擺好后,用開第二溝的土覆蓋前一溝,如此類推。稍加壓實,適當澆水,(www.nczfj.com)保持土壤7天不缺水,一般20天即可萌發出土。
5 苗期管理。①覆膜拔草。在清明前后,植株未萌芽時播種(春播),畦面上應蓋一層稻草。如用荒地或在高溫干旱季節播種,則要澆足底水后再播種,然后蓋上一層稻草或加蓋上1~2層遮陽網。如在冬前種植,還應起拱蓋地(薄)膜。覆完土后,用耙耬平,然后用50%除草劑一號可濕性粉劑100~200克,加水50~60升噴灑,最后加蓋地膜。覆膜后,要每10~15天檢查一次,并拔去雜草。如果發現畦面干燥,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播種后應立即對大田全面噴施草甘磷和乙草胺一次,以后每隔20天再施一次乙草胺。
②適時澆水。在定植后,干旱季節應適時澆灌水,灌溉時最好是溝灌和噴灌,不宜漫灌,要確保畦床的床面無水而床溝有積水,雨季應及時排水,忌田間長時間積水。
③中耕除草。在出苗后及封行前須淺中耕除草3~4次,每次中耕后要追肥灌水,雨后也要及時中耕。地上生長過盛的植株要及時摘心。
④巧施追肥。栽植成活后10天左右,應澆20%腐熟人糞尿或氮肥,每15天左右追施1次,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生長中后期需肥量極大,在保證氮肥的基礎上,適當配合施用磷、鉀肥,植株封行后,葉面噴施。0.1%~0.2%磷酸二氫鉀,每隔7~8天噴1次,共噴2~3次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