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施用時的天氣狀況如何,對農藥的藥效、人及植物的藥害、周圍環境的污染等都有很大影響。合理利用天氣條件,掌握科學的施藥技術,能最大限度防止農藥對人和植物造成危害。
河南省淅川縣植保站站長王建華說在施用農藥時應根據農藥特性選擇天氣。溫度對農藥毒性的影響分為兩類,一類是隨溫度升高毒性增加,另一類是隨溫度升高毒性降低。溫度影響毒性,對藥效也有影響,例如蘇云金桿菌(Bt)在20℃以上對菜青蟲、小菜蛾防效高,氣溫低于20℃時防效明顯降低。而硫制劑在炎熱的夏天防治瓜類白粉病,容易產生藥害,嚴重時會全株枯萎。因此充分了解所選藥劑的特性很有必要,并應根據防治時期及天氣情況,合理使用有效藥劑防治。
施藥一般要選擇無風的晴朗天氣。棚室內的蔬菜,也不宜在陰雨天打藥,以免空氣濕度過大誘發病害。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溫下施藥,農藥易揮發,人體吸收農藥的機會也增多,加上高溫條件下人體代謝機能增強,農藥容易進入人體而造成藥害。
因此要根據天氣靈活施藥,一般在刮大風、下雨、高溫、高濕等天氣條件下不宜使用農藥,否則會降低藥效,增加污染環境和產生藥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