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大棚枸杞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

   日期:2015-08-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6    
枸杞為茄科枸杞屬多年生落葉小灌木,其嫩梢、葉(又名枸杞頭)作蔬菜食用,可炒、涼拌、做湯等,營養豐富,味美爽口,深受消費者青睞。江蘇省溧水縣于2002年開始引進種植,產品主要銷往上海、南京、無錫等大中城市,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收益。現介紹枸杞大棚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如下:
  
1、品種選擇  

選用大葉枸杞。該品種葉大而綠,呈卵狀,葉長約8厘米,寬約5厘米,無刺,味較淡,抗性強,產量高。 
 
2、整地筑畦  

選擇土壤疏松肥沃、地勢高燥的田塊,在移栽前20天左右深耕曬垡。耕前每畝撒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50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移栽前1星期筑畦,筑成畦面寬120厘米、畦溝寬30厘米、畦高30厘米的高畦(1個標準棚4畦)。為便于水的管理,可在畦中間輔設1根直徑為2.5厘米的塑料軟管滴灌。 
 
3、栽培方式  

采用大田直接扦插,大棚設施栽培。南京地區春、秋季均可扦插,春季2月中旬、秋季8月中旬。采集生長強壯的半木質化枝條,剪成12―18厘米長的插穗(每根插穗要有4―6個芽),用生根粉液浸泡插穗24小時。按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扦插,每穴1―2根,密度為7000―8000株/畝。扦插時腋芽向上,不能倒插,入土深度為5―7厘米,插后澆透水。 
 
4、田間管理  

4.1水肥管理枸杞扦插后,一般春季10天左右,秋季8天左右開始冒新芽。畦面應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以促進新芽的快速生長,干旱或田間濕度過大均不利于插穗的生根和出芽,影響枸杞的產量及品質。扦插后20天左右,每畝澆施1次1500公斤的稀人畜糞。第1次采收結束后每畝追施尿素15公斤,以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到翌年5―6月中旬枸杞剪枝后換地膜前,在行間深施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每畝施4000公斤,加復合肥30公斤。

4.2溫度管理枸杞枝條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5―25℃。秋季在霜降前要覆蓋大棚。為確保枸杞在元旦、春節正常上市,12月10日前后至2月下旬,大棚內應加蓋1層中棚,使棚溫保持在15℃以上,同時應根據天氣狀況及時揭蓋棚膜,以確保透氣、換氣。夏季高溫時,棚頂應覆蓋遮陽網,并早晚噴水降溫保濕,創造適宜的生長小氣候,有助于提高枸杞品質。

4.3清園剪枝枸杞生長期間應注意清除田間雜草。一般每年5―6月枸杞停采越夏,可利用這一時機進行清潔田園,修剪枝葉。其方法:一是結合中耕培土,清理田間枯枝殘葉、雜草和老化地膜;二是于6月中旬將離地面12―15厘米以上的枝葉全部剪掉。清園剪枝后應深施肥料,覆蓋新地膜。

4.4病蟲害防治枸杞抗病性強,病害較輕。蟲害主要有蚜蟲和夜蛾類。蚜蟲可選用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每畝兌水噴霧防治;夜蛾類可在幼蟲2齡前選用BT500倍液噴霧防治。
  
5、采收
  
菜用枸杞1次扦插,可多次采收。扦插后至第1次采收,間隔期為春季50天,秋季40天,以后每10天左右采收1次。通常冬季每隔15天左右采收1次,夏季7天左右采收1次。采收標準:嫩梢長8―12厘米。采收方法:早晚用手摘或用快刀割。5―6月份為夏菜上市旺季,枸杞價格相對偏低,可暫停采收。一般枸杞每畝全年產量可達2500―3000公斤。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