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疫病是我縣石斛種植區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常給種植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通過試驗,52.5%噁唑菌酮.霜脲氰防治效果達85.1%。生產上建議使用52.5%噁唑菌酮.霜脲氰防治石斛疫病,在石斛疫病發生初期噴施3次,可以有效控制疫病的危害。
石斛疫病為真菌病害,由一種疫霉菌(Phytoph thora sp.)引起。常使石斛蘭幼嫩部分腐爛,喪失商品價值。主要危害石斛的葉片及莖桿,葉片受害后呈水漬狀,濕度大時葉片腐爛、脫落;莖桿受害后變軟、腐爛,嚴重時使莖的1/3~1/2爛掉。
該病菌在病株或以卵孢子等在病殘體、土壤中越冬;通過風雨或水滴滴濺傳播,潛育期短,3~5天左右。發病早晚與降雨早晚及次數、溫室內空氣相對濕度密切相關,多雨、高濕(85%~95%)時易發病且較為嚴重。7—9月我縣降雨量大,陰雨日數多,疫病普遍流行。常常給種植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是制約我縣石斛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
一、材料與方法
1.試驗概況
試驗地選擇在章鳳鎮南多村,戶主為福建省外來種植戶。石斛種植面積有60畝,鋼架大棚,安裝噴灌設施。2012年4月種植,品種為鐵皮石斛。種植當年約有10畝疫病發生嚴重,幾乎毀滅。試驗時間于2013年7—8月進行,試驗處理區栽培條件與其它非處理區保持一致。供試藥劑52.5%噁唑菌酮. 霜脲氰水分散粒劑(美國杜幫公司),72%甲霜錳鋅粉劑(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70%甲基硫菌靈(廣東中訊股分有限公司)。
2.試驗設計
3.試驗方法
4.調查內容與方法
分別于施藥后10d(3月15日)、20 d(3月25日)、30d(8月5日)調查3次。采用單對角線取樣,每小區調查3點,每點查30片葉。記載發病葉數、病情指數[www.nczfj.com],以調查三次病情指數的平均數計算防治效果(見表一)。
防治效果計算方法如下:
1.安全性
于施藥后10 d、20 d、30 d進行次調查,未發現石斛的根、莖桿、葉片出現藥害,說明三種藥劑對石斛安全。
2.防效
通過三次藥效調查,處理A、B、C的平均防效分別為85.3%、75.4%、71.4%,證明三種藥劑對石斛疫病都有效。
試驗結果采用單因素統計分析,進行方差分析,P值=0.0001(<0.01),說明處理間存在極顯著差異。進行多重比較,處理A、B、C與對照之間差異極顯著。處理A與處理B、處理C之間差異顯著,處理B與處理C之間無顯著差異。
三、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52.5%噁唑菌酮. 霜脲氰水分散粒劑、72%甲霜錳鋅粉劑,70%甲基硫菌靈都可用于防治石斛疫病,藥劑對石斛安全。52.5%噁唑菌酮. 霜尿氰水分散粒劑防治效果達到85%以上,防效明顯優于其它兩個藥劑。綜上所述,建議防治石斛疫病選用52.5%噁唑菌酮. 霜尿氰水分散粒劑進行,在疫病發生初期噴施。我縣7—9月是降雨高峰期,也是石斛疫病發生高峰期,間隔10天噴一次,連續噴施三次可有效控制石斛疫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