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別名:靛葉、草大青、大藍、大靛、大青等。
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indigoticaFort.)的葉子,經干燥后供藥用。有清熱,解毒,涼血等功效。治溫病發熱,發斑,發疹,風熱感冒、咽喉腫痛,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急性傳染性肝炎,腮腺炎,癰腫等癥。根干燥后以板藍根人藥。具清熱涼血,解毒等功效。其功效與大青葉基本相似。鮮葉是制作青黛的原料。
主要生長栽培區域:主產河北安國,江蘇南通,現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植物形態】
大青葉。二年生草本。株高40~90cm,主根深長,直徑1~1.5cm,側根少,外皮淡灰黃色。莖直立,全株光滑無毛,上部多分枝。葉互生。頂生復總狀花序。萼片4枚;黃色花瓣4枚,十字排列;雄蕊6枚,四強;雌蕊1枚。短
角果矩圓形,基部漸窄扁平,邊緣有翅,先端楔形或微凹缺,長約15ram,寬約5ram,綠色,成熟時變成紫色;不開裂。花期4~5月,果期4~5月(圖34)。
【生物學特性】
大青葉喜溫和、濕潤氣候,耐寒,怕澇,水浸后易爛根。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一般土地的土壤都能種植。菘藍耐肥性較強,肥沃的砂質壤土為優,低洼積水地不宜種植。菘藍為長日照型植物。原產我國北部,對氣候適應性很強,長江以北暖溫帶為最適宜生長的地區,東北平原和南嶺以南地區不宜栽種。長江流域以南的江西等省是它的南方產區。
【大青葉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大青葉系深根植物,選擇土層深厚、疏松的土地。每畝施圈肥3500~4000kg,搗細,均勻地撒入地內。深翻30cm左右,耙細整平,做1m寬平畦或1.5~2m高畦(南方地區)。地干時先灌水澆透,待水滲下,表土稍干松時再播種。
2.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春播在“清明”前后為宜,最遲不可過“谷雨”。長江以南可在麥收后夏播,夏播于“芒種”前后。收下新種子后即可播種。在整好的畦田內,按行距20cm條播,開1.5cm深的溝,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覆土,耬平,稍加鎮壓,立即澆水,一般7~10天出苗。刨收板藍根為主,適當稀植,株行距25cm。夏播宜早,收獲宜遲。每畝用種量1~2kg。
3.田間栽培管理
(1)松土除草:播種后保持土地濕潤,以利出苗。幼苗出土后淺鋤,防止壓傷幼苗,定苗后松土除草,經常保持疏松,地內無雜草。
(2)間苗定苗:幼苗出土后拔去過密的弱苗,苗高6cm左右,按株距6~iOcm定苗。間苗時去弱留強,如缺苗則及時移栽補齊。
(3)追肥澆水:以收大青葉為主的;一般春播收葉3~4次,夏播收2~3次。一年要追肥3次。第一次追肥在定苗后,每畝用尿素1O~13kg,在行間開淺溝施入,地旱時澆水。第二、三次,都在收過葉子后立即追肥,每次可用圈肥并適當配合磷鉀肥,使植株生長壯旺。以收板藍根為主的,生長旺期不割葉子,少追氮肥,適當施圈肥及草木灰。促使根部生長粗大,產根量高。根、葉兼收時,生長旺盛期割一次葉子,秋后收根。
(4)防治病蟲害
1)霜霉病:為害葉部,在葉背面產生白色或灰白色霉狀物,無明顯病斑,嚴重時使葉枯黃。
防治方法:采取農業綜合防治,夏季防澇,地內不可積水;注意通風透風;及時處理病殘株,減少病菌傳播;發病前用1:1:200~300倍的波爾多液噴霧;發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或65%代森鋅600倍液噴霧,隔一周一次,連續2~3次。
2)菌核病:危害莖、葉、角果。以莖部受害最重。基部葉子首先發病,病斑初呈水漬狀,后為青褐色,最后葉子腐爛,僅剩葉脈。受害部位布滿白色菌絲,皮層軟腐,最后莖稈碎裂成亂麻狀。莖中空,生有黑色不規則的菌核。留種田受害重,4月下旬到5月是發病盛期,此時若陰雨連綿,田間濕度大,則病害蔓延迅速。
防治方法:開溝排水,降低田問濕度;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發病
初期用65%代森鋅500~600倍液噴霧。
3)菜粉蝶:屬粉蝶科,幼蟲危害葉片成孔洞、缺刻,重者全葉吃光,僅留葉脈。在幼蟲三齡前用90%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霧。
4)菜青蟲:為害葉片,嚴重時將葉片吃成網狀。防治方法:幼蟲期噴90%敵百蟲800倍液,或用2.5%魚藤精乳油500~800液噴殺。
5)蚜蟲:一般5~7月為害,防治方法參見其他品種。
4.選育良種牧刨時選根粗壯、無病害植株,切割根上部芽頭長15~20cm,種植在育苗地里,待翌年春天開花結籽,作為大田栽種的種子。
【收獲加工】
以收大青葉為主的,春播種后水、肥管理立即跟上,一年可割取3~4次。生長旺盛時第一次在“芒種”前后,割頭茬葉子。第二次在“立秋”前。第三次在“處暑”到“白露”間。最后一次在“霜降”前。收根一般不割葉或少割葉。割取葉子時選晴天收割,立即曬干,色綠,質量好。如遇陰雨應烘干,否則發霉變黑,降低質量。干后即可供藥用。每5~6kg鮮葉,可加工1kg干貨。
以身干、暗灰綠色、無雜質霉變者為佳。
【附】板藍根:板藍根常為菘藍植物的根,干燥后供藥用。大青葉栽培過程中以收板藍根為主的,一般生長期不割葉子或只割一次葉子。在“霜降”前后割取地上葉子后,靠畦邊順行挖30~50cm深的溝,將根挖出,切勿挖斷,去凈蘆頭和泥土,曬至六、七成干時捆把后再曬到全干或烘至全干即可供藥用。曬時防止冰凍耍霉變。一般3kg左右鮮根可加工成1kg干貨。
以身干、條長粗大、粉性足,無須根、無泥土、無霉變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