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別名:條芩、黃金芩、山茶根、黃芩茶等。
為唇形科植物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根經干燥后藥用。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功效。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主要生長栽培區域:主要分布長江以北各省,主產于我國西北、東北各省區,山東、河北等省區產量亦較大。黃芩原為野生,山東等省各山區都有,現在已由野生變為家種。以家種黃芩作為主在市場上使用。特別近幾年開發黃芩苷作為銀黃口服液等中成藥原料以來,家種黃芩用量大增。山東省家種黃芩有效成分含量較高。
【植物形態】
多年生深根系草本植物。株高20~50cm。主根圓錐狀,長約10~30cm,直徑1~2cm,外皮黃褐色,內部黃色。莖叢生,基部伏地,稍上升或直立,分枝多而細,方形,綠色或紫綠色。單葉對生,葉片披針形,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圓形,全緣;總狀花序頂生,花偏向一側排到較密;花萼筒狀,外面密生短毛;花冠藍紫色,二唇形;雄蕊4枚,2強;雌蕊1枚,子房4深裂,子房下具橙色肉質花盤;小堅果4枚,卵圓形,黑色,表面具瘤,直徑約1mm,包圍于宿存萼內,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物學特性】
黃芩喜溫和氣候,耐寒冷,抗干旱,怕積水。原野生于山坡、地堰、林緣向陽干燥地方。對土地要求不嚴格,適應性很強。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質壤土為優,但在山區丘陵薄地也可種植。低洼積水地不宜栽種。種子成熟期不一致,且極易脫落,需隨熟隨收。種子在15~30℃均能發芽,種子發芽率一般在60%~87%,其壽命為1年,隔年種子不能用。種子千粒重1.49g。
【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選擇疏松、肥沃、有灌溉條件、土層深厚的砂質壤土地。每畝施圈肥1500~2500kg,復合肥或磷酸二銨15~20kg,搗細撒于地內。深翻30cm,耕細整平,做0.8~lm寬的平畦,開好排水溝。地干旱時,先向畦內灌水,待水滲下后,表土稍干松時再播種。
2.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春播在“春分”至“谷雨”期間,夏播在“夏至”或秋播于“立秋”后。直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4cm,開1~2cm深的溝,將種子拌細砂,均勻撒入溝內,覆土耬平,稍加鎮壓,使種子與土壤密切結合。保持畦面濕潤,地溫在18。C左右,播后約10余天出苗。每畝用種量1.5~2kg。直播比育苗移栽的產量高,根條長,權根少。
(2)育苗移栽:
“清明”前后,可作0.6m寬的小高畦,溝寬0.3m。在整好的畦面上,將種子拌細砂撒入溝內,覆土耬平,鎮壓,上邊蓋1層草,保持表土濕潤。早春育苗,當年“立冬”之前即可移栽;春播夏播待當年或第2年根長10~15cm未發芽之前即可移栽。育苗便于管理,多余苗即可出售。育苗每畝用種4~5kg。移栽時,在整好的大田里,按行距25~30cm開20cm深的溝。按株距15cm放苗,芽頭向上,低于地面3~4cm,使根下部伸直覆土,壓緊,使根與土密切接觸。栽后澆水,以保證成活。
3.田間管理
(1)幼苗期管理:
播種后,保持地面濕潤,利于幼苗出土。幼苗出土后,去掉覆蓋的雜草,并輕輕地松動表土,保持地面疏松,下層濕潤,利于根向下生長。幼苗長到4cm高,淺鋤1次,并間去過密的弱苗。育苗田以株距10cm左右留苗,直播的按株距15cm定苗。定苗后有草就除,旱時澆水,雨季注意防澇,地內不可積水。
(2)移栽后的管理:
成活后,注意鋤地松土,保持地內清潔。黃芩抗旱力較強。遇嚴重干旱或追肥后,可適當澆水,一般不用常澆水。“立夏”以后,每畝施土雜肥1000kg,加草木灰150kg混勻,或者每畝追施過磷酸鈣20kg和硫酸銨10kg,在行間開淺溝施人www.nczfj.com/,覆土蓋平。以后經常鋤草,保持地內無雜草。一般于6月開花·可開到9月。種子成熟期不一致,且隨成熟隨落,因此應及時采收,貯存備用。如不需收種子,可及時去掉花序,以利根部生長。
(3)病蟲害防治:
葉枯病,病原是真菌中一種半知菌。危害葉片,從葉尖或葉緣向內延伸呈不規則黑褐色病斑,迅速由上而下蔓延,致使葉片枯死,高溫多雨季節發病嚴重。防治方法:冬季處理病殘株,消滅越冬病菌;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粉劑1000倍液噴霧,每7~10天噴1次,連續2~3次。
4.選育良種
收刨黃芩時,挑選根直而粗、表面黃褐色鮮艷、無病蟲害的根單獨選出來,種入育苗地。第二年單獨收種子作大生產良種。
【收獲加工】
春播或夏播管理措施得力,當年“立冬”前就可收刨出售。一般直播第二年“霜降”前后或第三年早春收刨。育苗移栽后的第二年即可收刨。
去掉莖葉,抖凈泥土,曬至三四成干時需撞去粗皮。也可除凈泥土,集中堆放,燜1~2天,使其返潮。發散水分(注意不可沾水),待外面粗皮稍干或已破裂欲脫時,開始撞皮。應注意晴天隨撞隨晾,切忌撞至中途堆放,以免變質。再曬干至干燥可供藥用。
有些地區黃芩不撞皮或者也有作為工廠提取黃芩苷的可以不撞皮,直接曬干即可出售。一般3~4kg可加工akg干貨。通常畝產200~300kg。野生黃芩需在春、秋二季采挖入藥。
黃芩以條粗長、質堅實、色黃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