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麥冬栽培技術

   日期:2016-07-1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4    
【概述】
 
別名:麥門冬、寸冬、沿階草等。
 
為百合科植物麥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的塊根經干燥供藥用。有養陰生津、潤肺止咳功效。主治熱病傷津、心煩不安、肺熱燥咳、虛癆肺瘺等癥。
 
主要生長栽培區域:主產于浙江、四川等省,華中、華東地區有栽培。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15~40cm。地下具細長匍匐枝,節上被膜質苞片,須根常有部分膨大成肉質的塊根。葉叢生,窄線形,長15~40cm,寬1~4ram,先端鈍或銳尖,基部狹窄,葉柄鞘狀,兩側有薄膜。花莖長6.5~14cm;總狀花序頂生;苞片膜質,每苞腋生1~3朵花;花淡紫色,偶為白色,形小,略下垂;花被6片,開展,卵圓形;雄蕊6,花絲不明顯,較短于花藥,花藥先端尖。漿果球狀,成熟時深綠色或黑藍色,直徑5~7ram。花期7月,果期11月。
 
【生物學特性】
 
麥冬喜溫暖濕潤氣候,炎熱夏季,溫度高于35℃生長受到抑制。適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堿性的壤土或砂質壤土中生長,過砂、過黏或酸性土壤生長不良。
 
麥冬為常綠植物,耐寒冷,冬季-10℃植株不會受凍害。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春季栽后15天抽葉返青,25天生長出營養根,9~10月為生長塊根盛期,栽后3個月開始分蘗,開花時地下塊根開始形成,11月為塊根膨大期,1~2月膨大緩慢,第二年3~4月隨氣溫升高迅速膨大。
 
【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麥冬須根發達,選擇肥沃、疏松、土層深厚、具有排灌條件、前茬為禾本科植物的砂質壤土地塊。畝施5000kg優質農家肥,10Okg腐熟餅肥,10Okg過磷酸鈣。深耕25cm,反復細耙,使表土細碎,整平后做成1~1.5m寬平畦,南方做成寬高畦,畦間溝寬30~40cm,使流水通暢。麥冬植物矮小又耐陰,可以問作,怕高溫。
 
2.繁殖方法
 
用分株繁殖法。
 
北方地區“春分”至“清明”期間;南方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栽種為宜。邊收邊栽。選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壯苗,切下塊根和須根,剪去葉尖(保留約6cm)和老根莖,以莖基部斷面出現白色放射狀花心(菊花心),葉片不散開為度。這時拍松基部,使其分成單株,再捆成小把,用水稍浸即可栽植。在整好的畦內,按行距15~20cm開約5cm深的溝,每隔8~10cm為1穴,每穴放苗3株。基部對齊,使株問稍分開,垂直栽下,填土至葉基部踏實,做到地平苗正。種苗不能栽得過深,以防變成“高腳苗”而結塊根少;但也不能栽得太淺,如基部高于地面,易被曬死。
 
麥冬苗最好是邊刨邊栽。如遇勞力緊張,當日栽不完,則需“養苗”。養苗的方法是把理好的種苗扎成小捆,放水中浸泡一下,使其吸飽水,然后豎立在陰涼潮濕處,讓莖基著地,周圍培濕土,每天或隔開灑一次水,以免干燥或發熱燒苗。養苗時間不能超過7天。
 
3.田間管理
 
(1)澆水保苗:
 
麥冬喜濕潤的土壤,特別是在栽種后立即澆透水,使土壤和苗基部充分接觸,以利早發根成活。數天后再澆1次,一般15天可返青。以后視墑情適時澆水,雨季及時排出地中積水,以防爛根。
 
(2)中耕除草:
 
麥冬為須根植物,需疏松土壤,嚴防板結。從栽植到收刨,澆水或雨后都要適時松土除草。5~7月,雜草滋生快,長勢旺,應即時結合松土進行除草。松土易淺,以免傷根。整個生長期保持地中無雜草。
 
(3)追肥:
 
麥冬生長期長,需肥量大,除重施基肥外,還要巧施追肥。栽后1個月(5月份),苗已返青,應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0~15kg,或鮮人糞尿750kg,以提苗促壯;7~8月追施10Okg腐熟餅肥和適量草木灰或者腐熟人、羊糞10OOkg,以利塊根迅速膨大;第三次11月份,每畝撒于根際2000~2500kg牛馬糞和100~150kg草木灰,增強麥冬的抗寒性,促進冬季塊根的生長。南方2~3年才收刨。每年3月份應追1次有機肥和磷鉀肥。
 
(4)摘花葶:
 
為減少養分消耗,7~8月出現花葶時,應及時摘去。
 
(5)防治病蟲害
 
1)黑斑病:
 
病原為真菌中的一種半知菌,危害葉部。多發生于夏季,初期葉尖變黃,并逐漸向葉基部蔓延,出現青、白不同顏色的水浸狀病斑,后期葉片全部變黃枯死。
 
防治方法:選用無病種栽,栽前用65%的代森鋅500倍液浸種苗5分鐘;發病初期,噴1:1:100的波爾多液,7~10天1次,連用3~4次;嚴防雨季地中積水。
 
2)根結線蟲病:
 
麥冬主產區常見到。為害根部,造成癭瘤,降低產量與質量。
 
防治方法:與禾本科植物輪作;剪凈老根,選健壯種苗。
 
3)蟲害:主要有螻蛄、蠐螬等。可用敵百蟲等毒餌誘殺。
 
4.選育良種
 
根據當地氣候、土壤條件,選闊葉麥冬、沿階草或有關品種。盡量選塊根深入土壤比較淺的品種,塊根又大又粗,則有利于刨收。
 
【收獲加工】
 
各地因麥冬種植習慣不同,收獲年限也不一樣。浙江3~4年收獲,四川、山東于栽后第二年3~4月收獲。先將全株刨出,抖去泥土,摘下所帶塊根,并將土中的揀凈,然后從地一頭挖深30cm、寬50cm的溝,將土一層層劈在溝內耬碎,揀出塊根后,把土翻向后邊,這樣順序前刨,直到刨完。
 
加工:麥冬產地加工各地有所不同,一般把刨出的塊根洗凈后薄薄地放在曬席或曬場上暴曬,曬干水氣后(半干),用手搓去部分須毛,堆放或放在筐內悶2~3天(回潮),再翻曬3~5天,再搓去部分須毛,如此反復,直至全干。如遇陰雨天,可用40~50。C的微火烘干。一般4~5kg能干lkg商品。
 
麥冬以塊根肥大、兩端修凈、無雜質和須根、黃白色、質柔韌、嚼之發黏者為佳。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