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黃蕈甲(DacnejaponicaCrotch)又名細大蕈甲、凹赤蕈甲。屬鞘翅目,大蕈甲科。
1.形態和習性成蟲體長3-4.5毫米,長橢圓形,有光澤。頭部黃褐色,觸角11節,褐色。復眼大,圓球形。前胸背板寬大于長,黃褐色,中間較深。鞘翅基內緣各有1對方形黑斑,鞘翅基半黃褐色,端部黑色。足黃褐色,較細。自肩角斜向中縫有紅黃色斑紋相接,且紅黃色斑紋在鞘翅背幾乎形成“凹”字形,故名凹黃蕈甲。幼蟲初孵化長0.8毫米,老熟5-6毫米,黃白色,頭部棕褐色,足淡黃色。
一年發生2代,在室內可發生3-4代,以老熟幼蟲和成蟲越冬。4月上旬開始活動,4月中旬至5月下旬產卵。成蟲有假死性,喜群居,5月下旬至6月孵化為幼蟲,6月下旬化蛹,7月下旬羽化為成蟲,8月中旬交尾產卵。
2.為害情況成蟲多在段木裂縫或孔洞邊緣啃食菌絲體,子實體發生后轉移在菌柄和菌蓋上取食。幼蟲多從表皮蛀入木質部,縱橫交錯地蛀食菌絲體。也為害子實體,形成彎曲的孔道,因此對靈芝的產量和品位影響很大。
3.防治方法
(1)做好栽培場所和倉庫的衛生,發現蟲害及時處理。
(2)自產或收購的靈芝子實體若發現有凹黃蕈甲侵害,應攤在45℃以上水泥上暴曬2天后密封入庫。若有條件放入0℃以下冷庫中3-5天,能將害蟲凍死。
(3)帶蟲的段木或子實體可用磷化鋁密封熏蒸殺蟲。
1.形態和習性成蟲體長3-4.5毫米,長橢圓形,有光澤。頭部黃褐色,觸角11節,褐色。復眼大,圓球形。前胸背板寬大于長,黃褐色,中間較深。鞘翅基內緣各有1對方形黑斑,鞘翅基半黃褐色,端部黑色。足黃褐色,較細。自肩角斜向中縫有紅黃色斑紋相接,且紅黃色斑紋在鞘翅背幾乎形成“凹”字形,故名凹黃蕈甲。幼蟲初孵化長0.8毫米,老熟5-6毫米,黃白色,頭部棕褐色,足淡黃色。
一年發生2代,在室內可發生3-4代,以老熟幼蟲和成蟲越冬。4月上旬開始活動,4月中旬至5月下旬產卵。成蟲有假死性,喜群居,5月下旬至6月孵化為幼蟲,6月下旬化蛹,7月下旬羽化為成蟲,8月中旬交尾產卵。
2.為害情況成蟲多在段木裂縫或孔洞邊緣啃食菌絲體,子實體發生后轉移在菌柄和菌蓋上取食。幼蟲多從表皮蛀入木質部,縱橫交錯地蛀食菌絲體。也為害子實體,形成彎曲的孔道,因此對靈芝的產量和品位影響很大。
3.防治方法
(1)做好栽培場所和倉庫的衛生,發現蟲害及時處理。
(2)自產或收購的靈芝子實體若發現有凹黃蕈甲侵害,應攤在45℃以上水泥上暴曬2天后密封入庫。若有條件放入0℃以下冷庫中3-5天,能將害蟲凍死。
(3)帶蟲的段木或子實體可用磷化鋁密封熏蒸殺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