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山茱萸栽培技術

   日期:2016-04-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9    
  山茱萸(供|求|鋪|資|價|科|手機訂閱)以成熟干燥的果肉入藥,主產于浙江、河南等省。

  生長習性 山茱萸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一般土壤都可種植,但以中性和微酸性土壤為宜。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育苗地選好后 ,于秋冬季每畝施廄肥3500—4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施后深翻30厘米,耙細整平。播前再淺耕一次,耙細整平,做寬1.2米的高畦,畦溝寬40—45厘米。定植地宜選背風向陽坡地、河邊地等,山地種植最好開墾成梯田,以防治水土流失。繁殖方法:以種子繁殖為主,亦可采用扦插、壓條、嫁接等繁殖方法。種子繁殖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進行,在處于盛果期的健壯豐產母株上,選色紅、個大、肉厚的果實,剝去果肉,洗凈種子,漂洗雜質癟粒,撈出種子,立即播種(經日曬干燥的種子不易發芽)。也可于翌年早春播種,早春播種要進行濕沙層積處理。在苗床上按行距20—25厘米開深3—5厘米的溝,按株距10厘米播種,播后覆土稍加鎮壓,然后蓋草、澆水,保持畦面濕潤。每畝用種量6—10公斤。培育2—3年,當苗高60—80厘米便可定植。定植期宜在秋季落葉后或春季發芽前進行。在定植地上按株行距2.5米×2米挖穴,穴深和直徑各50厘米,每穴施廄肥15公斤、過磷酸鈣50克,每穴栽苗一株,栽后覆土封穴,在植株根際周圍筑一環形土埂。嫁接繁殖于7—8月進行,采用丁字形芽接法。嫁接用的砧木選山茱萸優良品種的2年生實生苗,接穗選處于盛果期的健壯豐產母株上的枝條。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定植成活后,每年中耕除草4—5次,春季除草要勤,松土要淺,以免傷根;夏、秋兩季除草次數要少,松土要深;初冬中耕除草,要結合培土,以保證安全越冬。追肥:結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3—4次,春、秋兩季重施,主要以有機肥為主。盛花及坐果期噴施0.1%的硼酸溶液與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以利開花結果。灌排水:定植后應經常澆水,保持穴土濕潤。成株期澆3次水,第一次在春季開花前,第二次在夏季果實灌漿期,第三次于冬季封凍前。雨季田間有積水,應及時排除。整形修剪:幼樹的整形修剪,首先要培育粗壯的主干,決定修剪的樹型。一般幼樹高70厘米左右定干,樹體最終高度控制在3米左右。第一年選留分布均勻并向不同方向生長的健壯側枝3—4條,培養為第一層主枝,其余的枝條一律從基部剪除;第二年秋季,在離第一層主枝50—80厘米處選留分布均勻的壯枝3一4條,培養成第二層主枝;第三年在離第二層主枝50厘米處,選留壯枝3—4條,培養成第三層主枝。幼樹的修剪要掌握多疏剪、少短剪的原則,使樹盡快成型。生長勢較差的幼樹,則應掌握多留枝、少疏剪的原則。成年樹的修剪,應以保持強健的樹勢,培養更多的結果短枝為主,要掌握以短剪為主、疏剪為輔的原則。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