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辛夷出苗特性及外部環境對出苗的影響
1.1 辛夷種子出苗特性
種子播種后,在適宜的條件下,吸水膨脹,胚根首先伸入土中,形成主根。帶種皮的子葉和下胚軸彎曲成鉤狀,鉤狀的彎曲處特別細嫩。當下胚軸伸長時,將子葉和胚芽推出土面,并脫掉種皮留在土中。隨后子葉和胚芽伸直,完成出苗過程(種子在發芽出土過程中,鉤狀的彎曲處,雖然特別細脆,卻起到連接子葉和下胚軸,克服土壤阻力,帶動子葉脫掉種皮后頂出土面的重要作用)。辛夷幼苗生長發育的這一特點是區別于其它苗木種子的不同之處。
1.2 外部環境對出苗的影響
辛夷種子發芽率的高低,與種子的成熟度、飽滿度、含水量及貯藏條件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在種子的采集、處理和濕藏過程中,都必須按照技術要求操作,以利于種子播種后發芽。種子出苗需要適宜的土壤水分、溫度、覆土厚度等。土壤水分不足會推遲發芽期;水分過多則降低土溫,并造成種子霉爛;溫度是影響種子發芽的主要因子,通過貯藏渡過休眠期的種子,一般在平均溫度5℃左右開始發芽,20—26℃最適宜。覆土的厚度對種子發芽出土影響較為突出,這是辛夷種子出苗特性所決定的。覆土過厚時,種子在萌發出苗過程中,下胚軸不能將帶種皮的子葉和胚芽推出土表,下胚軸繼續伸長時,容易造成彎曲處頂土阻力過大而折斷,使子葉和胚軸未出土就死亡;覆土過薄時,下胚軸將子葉和胚芽向土面推出還未伸直出土,鉤狀的彎曲細嫩部位首先露出土面,若遇低溫凍害、強光直射或風吹后,極易失水,呈現褐黃色灼傷狀,導致幼苗萎縮死亡;若覆土更少,幼苗出土時不能將種皮脫去,出現戴帽(帶種皮)出土觀象,一旦戴帽出土,種皮就不易脫去,緊箍子葉不利胚芽生長,短時間長不出真葉而形成僵苗。
2 種子的采集與處理
選擇生長迅速、發育健壯、樹冠寬大、結實層厚、透光良好、成蕾早、籽粒飽滿、無病蟲害、30—100年生的壯齡母樹,于8月下旬—9月中旬聚合果由綠色變為紅褐色,且大部分開裂、露出鮮紅色種皮時及時采摘。聚合果采收后,及時置于通風干燥處晾曬,待全部開裂后取出種子。種子取出后堆放1—2天,待擬假種皮變軟后放入篩內,一邊揉搓,一邊用清水沖洗,除去擬假種皮。再用草木灰水浸泡、揉搓,除去種皮表面油脂,放在通風處陰干。切忌陽光下暴曬,以免影響發芽率。
3 種子貯藏
辛夷種子富含油脂,且標準含水量高。如貯藏方法不當,容易造成失水和油脂揮發而喪失發芽能力。因此,經過處理的種子應及時進行貯藏,以完成種子的后熟過程。種子貯藏的時間以10月上旬為宜。
3.1 坑藏
選擇背陰高燥、排水良好、管理方便、無鼠害的地方挖坑。深70—80cm,寬60cm,長度視種子的多少而定。坑底鋪一層10—20cm厚的磚或粗沙,以利排水。將種沙按1∶3—5混合堆放在坑內,一直堆到離坑沿20cm為止。坑的最上面覆以沙子、稻草等物,高出地面。周圍挖好排水溝。如遇雨雪天氣,可在上邊用塑料薄膜覆蓋好,天晴后撤掉。貯藏用沙含水量7%為宜,最高不超過10%。溫度控制在0—7℃,可用增加或減少坑上的覆蓋物和設蔭棚等方法調節溫度。坑中間每隔1m距離插一束桔桿把,以利種子呼吸和散熱。貯藏期間每隔10—15天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2 室內堆藏
選擇空氣流通、陽光直射不到的房間或種子庫等處,在地表靠墻壁用磚或木板根據種量建池,高度30—40cm。先在池底部灑水少許,鋪一層10cm厚濕沙,沙的濕度仍為7%—10%。把按1∶3—5拌好的種沙攤于池內,池的內周要有10cm厚的純沙,避免種子與池壁接觸。種子放至距池面10cm時,上邊覆蓋一層濕沙,并用濕潤麻袋蓋好。種子要經常翻動,不能過干或過濕。采用此法貯藏,一般春節后不用催芽處理,播種時1/3的種子可露白。
4 陽池育苗技術
4.1 陽池苗床的建造
采用陽池育苗,不但能節省種子,還利于采光、增溫、保溫,便于育苗作業和精心管理,苗木的數量和質量也能得到保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燥的地塊建床。床寬13m,東西長10—12m,苗床的北沿筑60cm高的土墻,東西側墻鏟成北高南低的斜坡,南沿疊20cm高埂,床與床之間留1m寬的步道和排水溝。播前10—15天整理好床面,先將床土反復翻曬風干。
4.2 營養土的配制
將充分腐熟的牛糞或鋸末等輕質疏松有機肥過篩,拌入細沙、園土(比例為4∶3∶3),每床施入三元復合肥和尿素各1kg、3%的呋喃丹顆粒劑150g,隨床土混合均勻,再用硫酸亞鐵或敵克松加五氯酚鈉各半,釋稀成500倍液噴勻,即配成肥沃、疏松、無病蟲危害的營養床土。
4.3 種與覆蓋
將配好的營養土堆于床內摟平,厚度15cm。澆透水,待水下滲后重新摟平,便可播種。把沙藏處理的種子篩除沙子,并用清水淘凈晾干,按每床4—5kg的量,以3×3cm的等距擺于床面,再覆2cm厚的營養土,用木板輕輕刮平。
隨即將木椽或竹桿架好,蓋好塑料薄膜,用泥封嚴,以利增溫、保墑和防止遇風吹開塑膜,隨后床上覆蓋草苫即可。
4.4 苗床管理
4.4.1 出苗期苗床管理從播種到出苗約60天。在此期間,每天9時將草苫揭開,下午16時蓋嚴壓牢。無論晴天或雨雪天氣,堅持早揭晚蓋。經常抖掉膜內水珠,及時清除床面積雪和污垢,保證苗床透光,提高床內溫度,降低晝夜溫差。維持白天床內溫度20—26℃,夜間10—15℃。要及時排除積水,防止雨水滲入床內,影響幼苗生長。
4.4.2 幼苗期的苗床管理幼苗出齊到長出2—3片真葉后移植出床,約60多天。在此期間,苗床管理主要是通風換氣、調節溫度、補充水肥、增加光照、拔除雜草和防治病害。白天將塑膜從床下部先揭開幾個風口通風進氣,夜間把風口壓著,蓋好草苫。隨著天氣的變暖逐漸自下而上、由小到大增加放風量。幼苗移栽出床前應提前10天左右進行全天露天煉苗。苗床水分不足時,要適量澆水,澆水要在無風晴暖的午間進行,并清除床內雜草,追施適量速效氮肥或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噴施“廣枯靈”或甲基托布津等農藥,預防苗期病害。
5 幼苗移栽
5.1 起苗
起苗前1—2天,若天氣干燥,床苗要澆透水。起苗時,為不破壞根系,用齊頭方锨,從床面一側插入,將床土連同幼苗端起,順勢稍用力拋出,平落床外空地上,這樣苗土松散分離。將幼苗撿起,分級定植。若苗床密度小時,切塊帶土移植,效果更佳。
5.2 定植
定植時,以行距劃線,順線提溝,溝要平直,深淺一致,或按所需株距,用小鏟挖穴。將幼苗放正,根系舒展,埋入土1—2cm,用手將土封嚴擠緊,然后澆水。幼苗定植后,若降雨,則不需澆水,如果氣候干燥,5—10天澆一次透水,并結合澆水追施尿素。
6 辛夷的直播技術
6.1 整地和播種
辛夷屬肉質根,幼苗怕旱、怕澇。育苗地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地下水位在15m以下的沙壤土或壤土。播種前應將圃地深犁細耙,施足底肥。施肥量每畝有機肥3000kg,碳銨75kg,氯化鉀10—15kg。苗床應采用壟作方式。床面寬60cm,溝寬20cm,高10—15cm,長10—15m。為防止地下害蟲,播前畝施3%呋喃丹顆粒劑2—25kg。于三月中、下旬采用條狀擺播法。播種時按行距40cm,每床雙行,開深3cm、寬5cm的播種溝,溝底要平,深淺一致。溝內澆水,待水下滲后,按株距10cm左右,將露白的種子擺入溝內。隨即用40%多菌靈500倍液,順溝噴施作土壤滅菌處理。然后覆細沙土或疏松糞土,力求厚度一致。
6.2 地膜及稻草覆蓋
保墑為節省地膜,應采用順播種溝覆蓋的方法。順播種溝邊蓋膜,邊用潮土將地膜兩邊壓實。種子出苗,發現幼苗將要透出時,馬上將地膜撤除,隨即用稻草、麥桔等覆蓋床面。覆草不宜太厚,似見非見土面為宜。苗出齊后,要分期分批將苗壟蓋草除去,順便放于苗行中間,起到增溫保墑、防止雜草出土的作用。
6.3 田間管理
6.3.1 間苗、定苗根據圃地情況確定留苗密度,每畝1—13萬株為宜。間苗時,要去小留大,去弱留壯,適當多留一些苗木作為損耗備用。但不宜過多,以免降低苗木質量。
6.3.2 水肥管理幼苗生長迅速,八月以前要適當灌水,保持床面濕潤。避免大水漫灌,造成床面板結、龜裂。八月上旬至九月下旬,天氣干旱時應及時灌水,一般10—15天一次。澆水前,每畝追施尿素5—75kg。雨后,應及時排除積水。生長后期,停止灌溉和施用氮肥。葉面噴施01%—03%磷酸二氫鉀,提高木質化程度。封凍前10天,灌一次封凍水。
7 辛夷嫁接苗的繁育技術
7.1 選擇接穗
應選擇目前推廣的品質優良純正、現蕾早、產量高的腋花望春玉蘭、猴掌望春玉蘭和桃實望春玉蘭等品種的成齡植株的枝條作接穗。接穗應選自樹冠外圍當年生已木質化的健壯發育枝(最好為樹冠陽面)中部含飽滿芽的。枝條的粗細應盡量與砧木相適應。剪取的芽條應立即除去葉片,僅留葉柄。最好隨采隨接。如一時不能接完,可用蠟封好斷口,用塑料薄膜或稍濕凈河沙等保濕冷貯備用。
7.2 嫁接時間
當年生的辛夷實生苗,嫁接的最佳期為8月下旬至9月下旬,以白天平均氣溫22—26℃,濕度70%—80%為好。天氣晴朗、無風或微風,成活率最高。剛下過雨及雨天或氣溫過高過低,都不宜嫁接。
7.3 嫁接方法
辛夷枝條髓心較大,宜采用帶木質芽接法 (嵌芽法)。在距葉柄基部03—05cm處剪去葉柄,從芽的上方向下豎削一刀,稍帶木質部,長15—2cm,然后在芽的下方約呈45°角度斜切一刀,深達木質部,取下芽片。在砧木選定的高度(約10cm)削接口,削法與削接芽相同,從上而下稍帶木質部,削成與接芽長寬相等的切面,將接芽插入砧木接口,形成層對齊、貼緊,切口上端稍露白。用塑料條自下而上每圈重疊1/3適度綁緊,露出接芽即可。
7.4 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后,如果氣候干燥,及時澆水,芽接后7—15天即可檢查是否成活。若未成活,應抓緊補接。次年春季發芽前,在距接芽上方05一1cm處將砧木剪去,并將塑料帶解除。以后將砧木上萌發的芽及時抹去,一般需3—4次。以后要及時做好澆水、施肥、中耕除草、防病治蟲、排除積水。經過一年的撫育管理,年底即可育成高2m左右、莖粗15cm左右的健壯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