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態:1、膜莢黃芪:高50-100厘米。莖直立,上部多分枚。主根長錐狀圓柱形。黃褐色,稍木質化。葉為單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片21-31橢賀圓形,或長卵形。花序總狀,腋生,花冠蝶形,黃色,莢果膜質,膨脹,半卵形,有長柄,具黑色短毛,頂端有刺尖,內有必粒褐色種子,腎形。2、蒙黃芪:形態極似上種,唯莖較,托葉呈三角狀卵形,小葉較多25-37片,小葉片短小而寬,通常為橢圓形?;ü邳S色,長不及2厘米莢果無毛,有顯著網紋?;?期-6月,果期5-9月。果成熟自裂。
生長習性:黃芪為深根性植物,植株有較強的抗寒能力,但忌熱怕澇。宜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栽培。當氣溫過高時,植株生長受抑制;土壤溫度大時,常引起根的腐爛,土質粘重,植株生長緩慢,主根短,側根多,產量低。種子的種皮較堅硬,吸水性差。種子萌發不喜歡高溫,當地溫7-8度時,土壤保持一定溫度,一般1-2周即可出苗,發芽適溫14-15度。忌重茬,不宜與馬鈴薯、白術、菊花(供|求|鋪|資|價|科|手機訂閱)連作。重鹽堿地、澇洼地不宜種植。
植培技術:一、(種植技術)黃芪為深根植物,應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砂壤土,平地或向陽山坡栽種。忌連作。豆類,甜菜地不宜種植。前茬以小麥、玉米、棉花為好,選 地后,施足底肥,翻深土地,整平耙細后做畦,畦的大小,因地制宜,便于澆水、排水即可。播前先向畦內澆水,待表土稍松散后按行距25厘米開2.5厘米深小溝,將種子均勻撒于溝內,復土蕩平,稍加鎮壓(或用鋤推,以保墑)。每畝用種子1.5公斤。二、(田間管理)春播時間在“春分”至“清明”節之間。各地椐氣溫因地制宜播種?!≈懈菖c定苗:黃芪幼苗生長緩慢,出苗后往往草苗齊長。因此,當苗主4-5厘米進及時中耕除草,同時按留強去弱間苗。苗高7-8厘米時進行第二次中耕除草。苗高10-12厘米時,按7-9厘米定苗。定苗后進行第三次中耕除草,以后視田間情況進行。定苗后,可每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黃芪抗旱。幼苗出土前,不能澆蒙頭水,澆蒙頭水易造成缺苗段壟。旱時及時澆水。雨季溫度較大時,應及時排水,以防止爛根死苗。
病蟲害防治:黃芪的病蟲害有白粉病、紫紋羽病。蟲害有蚜蟲、豆莢及地老虎等。(1)、白粉?。涸诿缙陂g到成株期可能發生,干旱炎熱的夏季較易得病。主要危害葉片和莢果。受害部位表面如復白粉,后期在病斑上出現小黑點,造成早期落葉或整株枯萎。(2)、紫紋羽病 黃芪發病后根部變褐紅色,藥農習稱“紅根病”。(3)、豆莢病 是來自危害莢果種子的一種害蟲。成蟲在嫩莢和花上產卵,卵孵化后,幼蟲即鉆入果莢危害細嫩種子。
防治方法:留種的植株,在花蕾形成初期同,于傍晚噴灑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或1065 2000倍液。一般3-4次。(4)、蚜蟲: 蚜蟲危害上部嫩梢,影響黃芪生長發育。用40%東果乳劑800-1000倍液噴灑。(5)、蟲害:蟲害有地老虎、螻蛄(供|求|鋪|資|價|科|手機訂閱)等地下害蟲,按常規防治。
收獲加工 春天播種的黃芪當年收獲,收刨時,先將地上部分割去,在畦的一邊開溝,順序將根挖出,要防止挖斷主根損傷外皮。根挖出后,除去泥土,剪掉蘆頭,曬干。每畝可產干品250-500公斤。
藥材形態 以身干、條粗長、質堅而綿斷面黃色,有菊花心,粉性足、無空心者為佳。
功能 有補升陽、固表止汗 、托瘡生肌,利尿作用。
適宜地區 全國大部分地區可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