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甘草育苗的移栽的技術

   日期:2015-12-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4    
 甘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甜草,廣為藥用。

一、形態特征株高50―120厘米。根粗大,圓柱狀,紅棕色,根莖橫生。莖直立,羽狀復葉,互生、小葉5―17枚,卵形或橢圓形、花蝶形,淡紫紅色。莢果彎曲、鐮刀狀、外生刺毛。種子圓形,棕綠色,千粒重11.93克。花期7―8月,果期8―10月。

二、生長特性甘草主要分布在我國的“三北”地區,對土壤要求不嚴,喜生弱堿沙地、草原、河沿及荒漠地區。引種到糧食產區的黑土地上生長勢強,優質豐產。

三、育苗技術先在苗圃地中育苗1年,當年秋季或翌春將苗移入大田栽植。育1畝地苗,可移栽5―7畝地。

1.選地施肥甘草為深根性植物,應選擇土壤肥沃,質地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土地種植。要深翻40厘米,同時每畝施二銨20公斤作底肥,然后打成寬65厘米的壟,鎮壓待播。

2.播種時間春、夏、秋均可播種甘草。春季播種從清明至谷雨,夏播從立夏到小滿,秋播在大地封凍前進行,翌春出苗。

3.播種方法在壟面上用犁開20厘米寬幅的溝,犁后系磙子壓平,人工踩格子,用點葫蘆將用藥劑處理過的種子均勻撒在壟面上,覆土兩厘米左右,隨即鎮壓。每畝播種量5―8公斤,土墑好的十天左右可出全苗。

四、苗期管理甘草幼苗出土后,要經常察看甘草幼苗有無少量死苗現象。若有,應每畝噴施甲基托布津藥劑100克加尿素0.25公斤、加水50公斤,充分溶解,噴灑在幼苗的葉子上,能有效阻止甘草幼苗死亡。發現缺苗斷壟,應及時補種補苗,確保田間全苗。

當甘草長出4―6片真葉時結合中耕順壟溝追施一次尿素,每畝10公斤。10片葉時,氣溫升高,田間雜草開始旺長,應勤鏟勤趟,一般進行3次。草荒嚴重時,應畝噴施150―200克拿捕凈,能有效殺滅禾本科雜草,余下的闊葉雜草,人工鏟除,即可保證田間無雜草,育苗地不間苗,畝育苗10―12萬株。

甘草15片真葉時,可能發生青蟲和蚜蟲,每畝使用甲胺磷100―200克葉面噴霧,蚜蟲可用氧化樂果100克。兩種蟲子同時發生時,可將兩種藥劑混噴。甘草封壟后,要注意及早拔除田間大草,雨季應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防止爛根。

五、大田移栽當年秋季移栽比翌年春移栽產量要高一些。移栽時,挖出的根蘆頭以上要留出5厘米的茬和橫走莖,邊挖邊栽,最好不要假植。絕對不允許將根蘆頭的越冬芽和須根剪掉。用犁開10厘米深溝,將甘草根斜擺或平擺在溝內,株距10厘米,覆土10厘米深,鎮壓保墑。每畝栽1.8―2.0萬株,有條件的在上凍前澆一次定根水。移栽前后的大田整地、施肥、打藥等一系列田間管理與育苗相同。春栽在清明前后,秋栽在秋收結束后進行。

六、收獲加工甘草移栽后第二年秋即可收獲,一般畝產干貨800―1000公斤,10月份用犁杖起收,去掉泥土,按主根、側根、枝杈等不同等級捆成小把,曬干備售,也可在翌年發芽前采收。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