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部位多在表皮以下干濕交接處的莖基部。初為黃褐色的病斑凹陷斑,病斑擴大繞莖并逐步浸入莖內腐爛枯死。一旦發生浸染迅速,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
選擇排水方便的砂性土壤,通風良好,增施磷鉀肥。
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拌種,按用種量的0.2%―0.3%;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7―8克拌土撒在畦壟上用耙子深摟。
發病時噴霧處理:
①3.2%惡甲水劑在出苗后以每平方米10克對水3公斤。
②3%廣枯靈水劑700―800倍液莖基部澆灌或噴霧效果很好。
③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平方米4―8公斤澆灌效果也很好。
防治方法:
選擇排水方便的砂性土壤,通風良好,增施磷鉀肥。
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拌種,按用種量的0.2%―0.3%;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7―8克拌土撒在畦壟上用耙子深摟。
發病時噴霧處理:
①3.2%惡甲水劑在出苗后以每平方米10克對水3公斤。
②3%廣枯靈水劑700―800倍液莖基部澆灌或噴霧效果很好。
③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平方米4―8公斤澆灌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