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強化全區食品安全監管,完善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建設,不斷加強食品經營企業誠信經營意識和自律行為,8月17日,惠城區政協副主席許漢標帶領政協委員調研食品安全問題,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惠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食品(農產品)安全電子追溯體系建設,確保食品(農產品)生產經營可追溯,按照省、市食藥局推廣廣東省智慧食藥監云平臺“食品安全電子追溯平臺和食用農產品快檢信息系統”的要求,惠城區以“確保問題食品來源可溯、流向可追、問題可查、責任可糾”為主線,在全區的嬰幼兒配方食品、食用油、酒類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中大力啟動和推廣“食品安全電子追溯平臺”應用,在22個農貿市場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覆蓋13個鎮辦,積極推進食品(農產品)安全電子追溯體系建設,確保全區食品(農產品)安全。
現狀四類品種納入電子追溯平臺
8月17日上午,區政協一行來到江北海吉星農產品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參觀這里的監控中心和檢測中心。海吉星是惠州市政府重點引進和扶持建設的“菜籃子”惠民工程,主營蔬菜、肉類、水產、水果等,承擔惠州市中心城區90%的大宗農產品供應,是粵東地區最大的、品類最齊全的城市“一站式采購”綜合性農批市場。
在監控中心,海吉星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對每一種蔬菜都會進行檢測,不合格的就會在監控上顯示紅色。通過二維碼追溯體系,每一棵蔬菜都能查詢到它的產地、檢測信息、來貨明細等基本信息。去年7月,海吉星還建成了國內領先的肉類滑軌電子交易系統,采用溯源芯片、IC卡身份驗證、RFID技術及現場抽檢等方式,做到了“來源可查、去向可追、過程可控、責任可究”,讓百姓吃上“放心肉”,也是粵東地區唯一實現肉類全程電子結算的農批市場。
海吉星也是目前城區唯一可進行食品農產品溯源的市場,惠城區市場監管局黨委委員徐小軍介紹,“廣東省智慧食藥監食品安全電子追溯平臺”在2016年7月1日正式啟用,惠城區也積極推行食品安全電子追溯平臺,實行重點品種食品可溯源,明確加入追溯平臺的重點監管品種,即生產、流通、餐飲環節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和食品、食用油、酒類四類重點監管品種,在7月1日正式啟用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數據上報工作,提高追溯系統的覆蓋面和使用率。
截至目前,全區共有159戶食品生產企業、大型超市、食品連鎖企業、餐飲服務企業加入了廣東省省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加入率100%,重點品種公眾溯源查詢率100%,其他食品經營企業正在積極推進中。
據悉,全區四類重點監測品種的食品生產企業、商場超市、藥店食品連鎖企業100%納入電子追溯監管平臺,其他經營者100%落實進貨查驗和臺賬記錄制度。以食品批發商、大型商超,食品生產企業等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為重點,積極開展電子監管行政指導、走訪約談。下一步,將向酒類專賣、學校食堂、中大型餐飲服務單位覆蓋。同時,積極推廣公眾對食品進行手機查詢溯源,監管人員在巡查監管過程中向食品經營企業和消費者宣傳使用手機查詢食品來源,提高重點品種公眾溯源查詢率。
目標全年農產品快檢12萬批次
自去年7月食品安全電子追溯平臺啟用以來,為進一步加強廣東省智慧食藥監食用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惠城區市場監管局在全區22個農貿市場開展了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工作,覆蓋全區13個鎮辦,全力推進全區的農貿市場快檢工作,切實保障全區市場銷售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今年,惠城區市場監管局制定了《2017年惠城區落實省局2000家農貿市場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工作方案》,在全區范圍內選定江北農產品批發市場等22家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零售農貿市場作為重點監測對象,開展快速檢測工作,以日常消費量大的新鮮蔬菜、水產品等大宗食用農產品為主要檢測產品,重點監測新鮮蔬菜農藥殘留項目,各種水產品的抗生素項目等,實現對全區較大型的農產品、水產品的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全覆蓋快速檢測,建成全區流通市場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體系,全面把好市民群眾“菜籃子”,安全關口,大力提升惠城區食用農產品、食品的安全保障水平,預計全年的農產品快檢總批次約為120000批次,其中蔬菜116000批次,水產品4000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