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鮮的草莓大量上市,無論農貿市場還是超市,隨處可見新鮮的草莓。可近段時間,網上、微信上經常爆出那些口感酸甜,個頭較大的草莓被“打藥”了,大多被噴灑了膨大劑、甜味劑和激素。市民劉女士致電本報詢問,早春上市的草莓是否被“打藥”?為此,記者對太原市農委相關人員進行了采訪。
太原市農委專業人士介紹,草莓個頭大小首先是品種不同造成的,并不是個頭大就是用了膨大劑。造成草莓空心的原因,很可能是養分向果實轉移不及時,果實生長速度比養分傳遞快就會造成空心。膨大劑是一種生物促進素,可以促進養分更多地向果實轉移,但是健壯的植株是不用膨大劑的,只有生長弱的植株才會被使用。現在也沒有證據表明作為植物激素的膨大劑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除了膨大劑,甜味劑和激素是消費者擔心的重要因素。太原市農委專業人士介紹,草莓甜不甜主要是品種問題。甜味劑和激素若噴灑到草莓上,草莓會很快爛掉,更別說運輸到市場上進行銷售。因此可以說,市場上銷售的草莓還是很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