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生在福州的“保時捷賣菜姐”售賣天價陽臺菜一事,再一次把“陽臺菜”拉回公眾視野,也在網絡上引發關于“陽臺菜是否安全”的大討論。
“自己陽臺種植的蔬菜是否安全?”帶著諸多網友的疑問,3月29日下午,福建農林大學的作物科學學院楊居鈿教授、食品科學學院張怡教授,回答了消費者關心的一些問題。
陽臺菜種種消消遣可以 拿來食用就另當別論了
陽臺菜究竟是不是安全無污染?對此,楊居鈿教授表示,蔬菜的生產過程受外在環境影響,首先取決于土壤的來源,有些人會上花鳥市場買些營養土來種菜,而圖省事的就直接上小區綠化帶或其他地方挖點土來種。這些土壤有可能被工業三廢和生活垃圾所污染,這樣的菜就萬萬吃不得。
其次是灌溉水,擁有良好的水源,蔬菜所吸收的水分也就比較安全,而現如今城市中很多的水大多已被污染。“比如農林大的觀音湖就被污染的很嚴重,雖然已治理,但我從那里釣到的魚,從不敢吃,都選擇了放生。”楊教授說。
食品科學學院張怡教授也表示,陽臺菜健康與否有很多因素決定,首先你的種植土壤從哪來?泥土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重金屬殘留的情況,而你對這些土質是沒法判斷的;其次,市區種植蔬菜不比鄉下郊區,城市中大量汽車尾氣中的重金屬及致癌物質也將影響到陽臺菜的品質。
張怡教授指出,有人認為,“在自己家陽臺種的蔬菜不施農藥,可以避免蔬菜污染”,其實這是一種誤區。陽臺菜同樣受到土壤污染、空氣污染等風險。
由此看來,陽臺菜未必就是健康無污染的蔬菜,受到污染的陽臺菜安全風險甚至高于市場上買來的普通蔬菜。所以,陽臺種菜用以消遣無傷大雅,但拿來食用就另當別論了。
高品質安全蔬菜在哪里 必須遠離城市污染
那么,究竟怎樣的蔬菜才真正安全?張怡教授指出,有人認為“菜農挑進城賣的蔬菜,更實在;自家農田種植更好吃,更放心”,這同樣也是認識上的誤區。
據介紹,近郊蔬菜容易受土壤污染:城郊農田被生活垃圾及工業垃圾包圍,垃圾中的重金屬及有毒物質污染城郊土壤,使種植出的蔬菜受到污染;同時,也存在化肥污染風險:個體農戶隨意種植,濫用化肥,導致耕地遭受化合物污染。
楊居鈿教授則認為,真正好的蔬菜,種植地應該是盡量遠離城市污染,使用高山上原始的土壤和良好的水源,以及新鮮的空氣,這樣才為蔬菜提供優質的生長環境,同時種植過程中必須采用有機肥、生態除蟲等技術,來規避農藥、化肥等的污染。所以,在蔬菜選購方面,盡量避免吃“陽臺菜”,可以去正規渠道選擇品牌蔬菜食用。
據悉,福建山青水秀,生態環境居全國前列,也不乏安全的高品質蔬菜。來自南平的“武夷一方田”,其蔬菜基地遠離市區30公里以上,確保土壤沒有受到工業污染,并采用長富牛奶各大牧場的天然牛糞改良土壤,不使用任何化肥,同時,用的是武夷山脈的山泉水灌溉,“土壤好、水好、空氣好,才能種出好菜”。
對于陽臺菜是否安全,武夷一方田創始人蔡永建昨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安全一定是在生產過程中管出來的,而陽臺菜整個生產流程是處于失控狀態的。我們從基地選擇開始,到施用牛糞有機肥,到除草、翻地到播種一直到采收,再到包裝、運輸、配送,我們有一整套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對每一個環節都明確責任人。過程管控得清楚,安全才會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