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更嚴格準入制度
閆立剛介紹,這幾年商務委一直在實施食品安全工程,去年就在推行豬肉的安全可追溯體系,豬肉包裝上都有一個20位數字的條形碼,該條形碼在商場里專門設有一個設備,消費者只要掃一掃,就可以獲知豬肉從哪屠宰的,經過哪些流通環節,包括安全質量的檢測,都可以查到。
“今年還要實施蔬菜的可追溯”,閆立剛表示,為了保障生活必需品的安全供應,今年將在大型批發市場、300個專賣店和300個蔬菜直供店試行蔬菜可追溯體系,比如菜是哪兒產的、農藥殘留是否符合安全標準,消費者拿手機APP掃一掃就知道。要在商場、超市,特別是連鎖企業實行肉和蔬菜的準入制度,產地要有準出證,產品要有檢測證;無證產品則要加大檢測力度,提高經營成本,逐步規范北京生活必需品市場。
再建千余家社區便利店
閆立剛還表示,作為一個特大型消費城市,北京在生活性服務業設施這方面的建設規劃等方面與老百姓的要求還存在著一定的距離,便利店的數量、覆蓋率以及社區商業的服務水平,與其他的地區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北京每百萬人口便利店是145家,上海的店鋪數大概是北京的一倍,日本大概是388家,而且國外一些城市便利店各種搭載服務和增值服務占比也比較大,大概在30%左右,北京卻僅占5%左右,部分地區無照無證經營的小商小販問題突出。
“具體來看,2016年將新建1500多家社區便利店、300家標準化菜店,并推進10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的試點工作”,閆立剛表示,在這些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里,老百姓可以享受到理發、買菜、吃早餐、垃圾回收等8項生活基本服務。
閆立剛還透露,考慮到現在北京市民購買全球產品的需求旺盛,2016年將繼續推進國外商品保稅展覽展示直營店發展,在市區新建10個左右。同時支持天竺保稅區及跨境電商發展,打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融合。閆立剛表示,未來三至五年,北京將培養起千億規模、百億規模、十億規模的電商集群,使老百姓更方便實現全球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