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70歲的韋阿姨向本報投訴稱,她在興中體育場那里的食品展銷會買了牛肉干,回來一吃發現是豬肉干。“這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韋阿姨非常氣憤,她表示,商家不承認他們“掛著牛肉賣豬肉”,拒絕退錢。
昨日中午1點多,記者跟隨韋阿姨來到興中體育場食品展銷會現場。見到記者后,韋阿姨從袋子里拿出她在食品展銷會買到 “牛肉干”。“當時這些肉干擺在攤上,標價58元1斤,后來我講價講到38塊錢1斤,銷售員同意后,我就買了100塊錢的肉干。”韋阿姨說,牛肉干竟然這么便宜能買到,當時也沒有多想,后來回到家切下來一小塊肉干煮熟后發現,肉的顏色呈紅色,而且味道也不是牛肉的味道。“是豬肉干來的。發現被騙之后,我回來找商家,想把肉退回去,希望商家能把100塊錢退回來,但他們不僅把之前的標價牌撤掉了,還揚言不可能退錢,只能換店里的其他食品。”
如何能夠分辨出自己買到的是豬肉干而不是牛肉干呢?韋阿姨說:“有生活經驗的人一看就能看出來,牛肉干肉的紋路是要比豬肉干粗的,自己買到肉干的肉紋很細,不可能是牛肉干。”韋阿姨拿著肉干比劃,向記者解釋她的判斷依據(見圖)。
記者跟隨韋阿姨來到她買肉干的商家攤位。針對韋阿姨的投訴,商鋪一名20多歲的女性銷售員表示,買家愿買,賣家愿賣,消費出去的錢不可能退換,最多只能換購商鋪里的其他食品。當記者向其詢問韋阿姨買到的是牛肉干還是豬肉干時,該名銷售員稱,肉干是從湖南某個廠運過來的,具體哪個廠她不知道,“我不是老板,我只是一名打工的。”銷售員說。
“我真是老糊涂,為了貪小便宜吃虧上當了啊。”韋阿姨抱怨道。
隨后,記者跟韋阿姨向食品展銷會組委會反映了情況。組委會一名男性工作人員在聽取韋阿姨的情況介紹后,當即掏出100元拿給了韋阿姨,說:“不好意思啊老太太,這事就這么解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