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南京本地蔬菜用污染水澆?胡說!

   日期:2015-11-2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500    評論:0    

  “南京本地蔬菜澆水都用污染水,你還敢吃么?”這兩天,西祠網友發的一張圖文帖把喜歡吃地產菜的老南京嚇住了。記者采訪發現,這種說法并不靠譜。實際上,南京市民每天消耗的蔬菜里,只有1/10來自本地,眾彩市場里所謂本地菜,是指菜源在300公里以內。

  網友發帖:

  本地蔬菜都用污染水你還敢吃么?

  “南京本地蔬菜澆菜都用的污染水,你還敢吃嗎?真不知道南京人為什么就那么愛吃本地菜……其實外地郊外蔬菜沒有污染吃得才更放心,你認為我說得對嗎?”這兩天,西祠網友“天潤信使”的一則帖子把對地產菜有特殊偏好的老南京人嚇住了。

  記者看到,該網友還配發了一張圖,在這張圖上,有零星幾塊菜地,菜地旁邊是一條河,河面看起來很臟。不少網友覺得,如果真用污水澆灌菜地,那么菜的品質肯定多少會受影響。

  不過,也有網友并不認同。網友“清理專家”表示,從圖片上來看,這些也只是小部分人自己種的菜,并不能代表什么,發帖網友說得有點夸大了。

  那么,南京本地蔬菜主要分布在哪里?澆菜用的水源又是如何解決的?記者進行了一番探訪。

  本地菜受寵:

  地產菜上攤幾個小時被搶光

  “來看看我這青菜,自己種的,肯定口味好還新鮮。”石頭城菜場里,賣菜的李嘉新在吆喝著自己的生意,買賬的市民不在少數。李嘉新透露,自己早上5點半從浦口泰山鎮的花旗村趕過來,11點鐘不到,攤子上的一千多斤蔬菜就賣光了。

  李嘉新告訴記者,他自己種著五六十畝蔬菜,因此價格便宜,蔬菜也新鮮。“娃娃菜我賣1塊錢一斤,四季豆賣4塊錢一斤,菊花腦賣3塊錢一斤,紅蘿卜只賣5毛錢一斤……”那這些菜的灌溉如何解決?李嘉新說,他們安裝了省水的灌溉系統,水源是地下水,不會用什么污染的河水,這樣蔬菜的品質會大打折扣。

  “別看這菜賣相不好,但挺新鮮,關鍵價格還便宜。”來買菜的吳大媽告訴記者,現在給孫子燒飯,對于蔬菜的質量特別關心。有一次,有親戚帶了點自己種的菜過來,小孫子胃口大開,打那之后,她買菜就留了個心眼,特別喜歡買南京本地蔬菜。

  記者追蹤:

  本地蔬菜在市場上越來越難找

  隨著南京城區的擴大,原本種菜的農田上都蓋起了高樓大廈,“以前河西都是菜地,現在全變樓房了,江心洲也沒什么農田了……”眾彩市場辦公室主任沈家安感慨說,“本地菜確實越來越少,南京周邊也就幾個區縣有蔬菜種植基地,比如六合、江寧和溧水。”“地產蔬菜少,水果更是少得可憐,整個市場幾乎就沒有。”沈家安說。據沈家安介紹,現在地菜的概念也在擴大,已經不再是南京種的蔬菜了,像和縣、滁州以及馬鞍山的菜,現在都放在地菜區賣。“原則上300公里以內的菜,我們都算作地菜了。”

  不過,南京地產的蔬菜,也并非在菜場上絕跡。目前,南京菜場上的菜秧、生菜、莧菜、菊葉和韭菜基本上都來自本地。從眾彩市場的蔬菜貨源記錄來看,菜秧、空心菜、莧菜、韭菜、木耳菜和油麥菜都是來自周邊區縣的蔬菜基地,此外菌菇類也都是地產。從季節上來看,本地蔬菜多數是夏秋季節上市,春季和冬季基本上就長不了什么蔬菜。

  如何區分:

  地菜客菜要區分很難

  “地菜和客菜確實很難區分,也沒有說地菜就比客菜更好,畢竟每種菜的情況都不一樣,還是得看具體情況。”南京市農委相關人士稱。

  目前,絕大部分菜場里都設有農民自產菜的攤位,那里賣的蔬菜基本上都是從地里直接運到菜場的,新鮮程度肯定比外地菜強很多。不過由于是自己種植,這些菜在賣相上要比客菜差一點。沈家安也表示,嚴格來說,所有進入菜場的蔬菜都要經過檢驗,以確保農藥殘留達標,但這些擺在菜場外面的菜,確實很難保證都經過了檢驗。能確定的一點是,大超市里出售的蔬菜,除了葉菜類,基本上都是來自外地。

  事實上,要想分清本地菜和外地菜,難度確實很大。“現在農民自家種的菜很少,蔬菜基地也都是大棚種植,和外地菜沒啥區別。”眾彩市場的工作人員說。沈家安表示,不同批次的蔬菜質量肯定有所不同,就是同一批的菜,也有好有壞。“從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來看,真的沒有必要把本地菜和外地菜分得那么清楚,口味上不會有太大的區別,而且外地菜要經過我們市場,質量上還是有保證的。”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