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青菜田間采摘下來要“過五關斬六將”才能到達港人餐桌。10日,港媒受邀參觀深圳供港蔬菜加工廠、供港活畜中轉倉,了解供港農產品安全檢驗檢疫過程。記者發現,供港蔬菜檢驗檢疫程序嚴格,加工企業名稱、地址、生產日期、批次號等信息均已實行條碼化管理,“每一根蔬菜都可以追溯到源頭”。今年以來,經深圳口岸供港蔬菜合格率高達99.87%。/大公報記者王一梅深圳報道
10日上午,記者跟隨檢驗檢疫工作人員來到深圳樂頤食品公司全封閉的制冷加工車間。進入前,大家須在專門的更衣室先穿白大褂、戴防護帽和口罩、穿鞋套,然后用消毒液洗手,全副武裝起來,經過風淋室才能進入車間。
公司負責人楊連成介紹,所謂凈菜,就是把田地里采摘下來的蔬菜,經過整理、洗滌、消毒、真空包裝之后,可以在廚房直接使用的蔬菜。工藝雖然簡單,但要求非常高,必須達到6個“無”─無農藥殘留、無重金屬殘留、無雜物、無泥沙、無枯黃葉、無腐爛。在切菜車間,每隔一兩米有一個冷氣出口,這樣車間溫度始終保持在18℃-24℃之間,確保蔬菜在加工過程中不會腐爛、變質。
記者發現車間有許多的攝像頭,文錦渡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科長黃育武介紹,這個電子監管系統實現了基地規模、采摘量及基地與加工廠供貨證明的無紙化管理。有了它,平常人工每月只需進行2次抽檢即可。
部門企業口岸重重把控
“一棵青菜要經過種植基地、加工廠、檢驗檢疫局、口岸的檢測,進入香港要經過食衛署檢測才能上架,有的超市還要檢測一次。可謂‘過五關斬六將’。蔬菜從進廠時,查驗供貨證明、品種、憑證號等信息,到離廠時,查驗加工企業名稱、地址、備案號、生產日期、批次號等,一切實行條碼化管理,做到每一根蔬菜都可以追溯。”黃育武說。
據介紹,深圳的檢測體系包括企業自主檢測、監管抽樣檢測、口岸抽樣檢測三個層面。企業每年制定供港產品防控計劃,通過自檢自控、定期檢測重點產品及重點項目,并向文錦渡檢驗檢疫局提交第三方認可的檢測報告;檢驗檢疫局則充分利用近10年來積累的大量數據,結合具體季節、品種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列出重點檢測對象,發布風險控制措施。
連續20年未現毒菜事件
文錦渡口岸作為內地供港鮮活產品出口的指定口岸,香港市場80%以上的新鮮蔬菜、水果、活畜禽、冰鮮禽等經文錦渡口岸輸港,被稱為“綠色生命線”。目前,每天從文錦渡口岸供港蔬菜約270批2500噸,其中來自深圳轄區的蔬菜約130批,并由文錦渡檢驗檢疫局負責全過程監管;深圳轄區外的供港蔬菜目前已直通放行。
今年前10月經文錦渡口岸出口的供港蔬菜8.2萬批75.8萬噸,檢驗檢疫局抽樣檢測樣品5712份,檢出農殘超標樣品36份,合格率為99.87%,保持連續20年未發生毒菜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