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近日對外通報2015年上半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上半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采取隨機抽查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抽檢24類食品樣品33252批次,其中檢驗不合格樣品1236批次,樣品合格率為96.3%。
針對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副局長滕佳材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上半年抽檢樣品916批次,檢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樣品19批次,占樣品總數2.1%;檢出不符合產品包裝標簽明示問題的(非直接的食品安全風險)樣品36批次,占樣品總數3.9%。
此外,蔬菜及其制品的樣品合格率為95.2%,水產及水產制品的樣品合格率為92.8%,調味品的樣品合格率為97.1%,茶葉及其相關制品的樣品合格率為99.0%,酒類的樣品合格率為96.2%。
“此次抽檢發現的主要問題禁限用農獸藥殘留超標,占不合格樣品總數的2.8%;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占不合格樣品的19.3%;微生物指標不合格,占不合格樣品的35.0%;重金屬指標不合格,占不合格樣品的12.7%;品質指標不合格,占不合格樣品的31.9%。”滕佳材介紹說。
經專家分析,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有種養殖環節違法違規使用農藥、獸藥的因素,也可能有在流通環節故意使用的情況。微生物污染問題,主要是生產環境和衛生條件控制不到位,儲運過程和銷售終端未能持續保持儲運條件,因包裝不嚴、破損造成二次污染等原因造成。
針對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發現的問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督促生產經營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產品和涉嫌問題產品;督促企業及時排查風險因素并采取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針對重點食品、重點區域和重點問題,部署各地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注重查處大案要案;第一時間對社會公布抽檢信息,在總局官網開設專欄,每周公布產品合格和不合格產品信息,并同時進行風險解讀和消費提示。
滕佳材透露,下一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將繼續加強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力度,著力提高科學性和靶向性;將不斷夯實食品安全監管基礎,加強日常監管與監督抽檢有機銜接,規范治理食品生產經營行為;將進一步加大監督抽檢信息公布力度,逐步實現全國統一、規范化公布,并深化監督抽檢結果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