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種農殘檢測篩查“問題蔬菜”
按照計劃,本次共抽檢100批次樣品,涉及葉菜類、鱗莖類、茄果類、豆類、瓜類、蕓薹屬類、薯芋類蔬菜7個品種。“農殘超標一直是市民最擔心的蔬菜問題。為了全面檢測蔬菜的情況,我們這次抽檢進行了50項農殘檢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依據山東省農業廳《關于開展蔬菜、水果50種農殘檢測方法確認并進行計量認證擴項的通知》(魯農質監字〔2011〕22號)和GB2763-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本次抽檢將蔬菜檢測項目確定為聯苯菊酯、甲萘威、百菌清、毒死蜱、氟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二嗪磷、三氯殺螨醇、殺螟硫磷、甲氰菊酯、氰戊菊酯、氟蟲腈、氟氰戊菊酯、氟胺氰菊酯、異菌脲、水胺硫磷、六六六、馬拉硫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伏殺硫磷、亞胺硫磷、腐霉利、丙溴磷、嘧霉胺、五氯硝基苯、三唑酮、乙烯菌核利、三唑磷、阿維菌素、乙酰甲胺磷、啶蟲脒、涕滅威、多菌靈、克百威、敵敵畏、苯醚甲環唑、除蟲脲、樂果、吡蟲啉、甲基異柳磷、甲胺磷、滅多威、氧樂果、甲拌磷、辛硫磷、噠螨靈、滅幼脲。
抽檢合格率為96%
本次抽檢100批次樣品,合格96批次,不合格4批次,合格率為96.00%。其中,瓜類、豆類、蕓薹屬類、茄果類、薯芋類檢測結果良好,合格率均為100.00%。總的來看,蔬菜整體合格率較高,說明目前蔬菜質量有保障,市民可以放心食用。
夏季作為病蟲害高發季節,使用農藥較為頻繁,相對來說在農藥使用及作物的采收儲存方面比較規范。從品種來看,共抽檢了7個品種,有5個品種全部合格,且都是夏季常見蔬菜,抽檢數量也有一定代表性,這些品種全部合格表明市場蔬菜大部分品種合格率較高,農藥殘留控制較好。
鱗莖類蔬菜合格率最低
葉菜類蔬菜共抽檢28批次,26批次合格,2批次不合格,合格率為92.85%;鱗莖類蔬菜共抽檢10批次,8批次合格,2批次不合格,合格率為80.00%。不合格項目為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腐霉利、阿維菌素、毒死蜱。4批次不合格產品具體情況為:1批次韭菜腐霉利超標,1批次韭菜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超標,1批次菠菜阿維菌素超標,1批次芹菜毒死蜱超標。
夏季是蔬菜病蟲害高發季節,也是農藥使用高峰季節,本次抽檢發現不合格產品集中在葉菜類和鱗莖類蔬菜,造成農藥殘留超標的主要原因可能為:一是葉菜類較其他類蔬菜可能更容易受到病蟲害侵襲,菜農為預防蟲害,在種植前施行農藥浸種或種植后根部埋施農藥,造成農藥被吸收在汁液內,導致農殘檢測超標;二是蔬菜上市時間距離給藥時間太短,農藥還沒有完全降解;三是商販在貯藏運輸過程中為了防止蔬菜生蟲,噴灑了一定濃度的農藥。
“體檢”檢出四大問題
“雖然蔬菜整體合格率較高,但是通過檢測還是發現了4個方面的問題。”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一是腐霉利超標,二是氯氟氰菊酯超標,三是阿維菌素超標,四是毒死蜱超標。
此外,農藥對于保障農產品免受病蟲害侵害、保障農產品增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農藥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尤其是高毒、劇毒農藥。本次同時檢測的禁用高毒、劇毒農藥有六六六、甲胺磷、甲基對硫磷、對硫磷、甲拌磷、甲基異柳磷、克百威、涕滅威等多種,從抽檢結果看出,所抽檢產品均未檢出高毒農藥成分,這表明高毒農藥在蔬菜種植方面得到了比較好的控制。
食用蔬菜前要浸泡水洗
針對檢測出的問題,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專家建議,食用前要有效降低農藥殘留成分。比如浸泡水洗法可以清除部分蔬菜殘留農藥;堿水浸泡可使有機磷殺蟲劑在堿性環境下分解迅速;去皮法也是一種較好的去除殘留農藥的方法,可用于黃瓜、胡蘿卜、冬瓜、南瓜、西葫蘆、茄子、蘿卜等。
在高溫季節應盡可能選擇少蟲蔬菜。多蟲蔬菜,主要有小白菜、菠菜等,此類蔬菜容易受害蟲“青睞”;而少蟲蔬菜如茼蒿、生菜、胡蘿卜、洋蔥、大蒜、大蔥、香菜等,病蟲害相對較少。多蟲蔬菜由于害蟲多,不得不經常噴藥防治,勢必形成農藥殘留;少蟲蔬菜的情況則相反,為了避免過多攝入農藥,平時應盡可能選少蟲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