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種子處理市場規模大約在40億美元,北美地區占據了51%的市場份額,其次分別是南美22%、歐洲20%和亞洲7%,而在全球市場中,專利產品主要來源于跨國農化的六大巨頭,拜耳、巴斯夫和先正達名列前三。
自2012年以來,全國病蟲害發生情況逐年加重,消耗的農藥金額愈來愈大,世科姆作物科學(無錫)有限公司李俊虎報告指出,金針蟲、蚜蟲和蠐螬成為最難防治的幾類害蟲,而莖基腐病、散黑穗病、惡苗病等病害的發生頻率也在加大,作為對種子進行預處理的種子處理劑,在農事操作中的地位在上升。
在此影響下,國內種子處理劑市場飛速增長,Agro數據顯示,2011—2015年國內種子處理劑市場年增長率達到了20%。在全球范圍,大豆、玉米、小麥是種子處理主要依存的作物品種,三者占有了80%左右的市場份額。
“過去10年,種子處理劑發展迅速。”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技術開發與應用經理胡圣豪指出,隨著苗床育苗逐步被直播取代、機械化播種的大量應用,傳統農業在向著現代農業轉變,種子處理技術可以在保障直播種子的良好發育、保證機播種子良好的流動性和均勻性以及針對靶標施藥目的性更高等方面優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