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正值玉米豐收的好時期,同時也是玉米新品種展示的最佳時間。
在商河,有這么一塊地方,不僅為數百個玉米新品種提供爭奇斗艷的場所,還通過大力推廣普及優良的新品種,推動了我市種子產業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這塊地方就是商河縣山東農作物品種展示示范中心。
這里,喜人的單產成績不斷刷新,其中包括,2014年十畝高產攻關田,實現小麥單產802.5公斤,玉米單產1158.97公斤,刷新濟南市小麥、玉米單產紀錄。
這里,成功的實驗成果不斷涌現,其中包括,通過新技術的試驗、熟化、集成,商河縣總結出了適合當地實際的“小麥、玉米雙晚高產技術操作規程”,現已成為商河縣糧食生產的關鍵技術。
商河縣農業局局長李東武介紹,自建成以來,該中心每年引進示范玉米品種100多個,小麥品種、品系50多個,年召開觀摩會議20次以上,觀摩人數3000余人,多次承辦各類新品種展示活動,為全縣糧食作物主導品種的篩選與推介提供了技術支撐。
設施完善 接待3000人次以上
走進商河縣山東農作物品種展示示范中心,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塊長勢喜人的玉米田,在每塊田地邊上,分別豎立著一塊品種展示牌,上面標明了品種號、種植面積、產量等信息。整個示范中心設施齊全、機耕路硬化良好,已形成農田成方、集中連片、排管配套、道路通暢、林網適宜、生態良好的格局。
示范中心創建于2012年6月,位于商河縣南部玉皇廟鎮,現有耕地600畝,配套機井21眼,灌排管道4300米,排水溝3000米,機耕路硬化1500米。自創建以來,示范中心一直致力于小麥、玉米新品種展示示范、技術攻關集成,設有檢驗室、實驗室、展示推介室、辦公室、資料室、考種室、掛藏室,各種農機設備26臺套,種子檢驗設備32臺套,擁有管理人員15人、技術人員8人。今年春節過后,示范中心請來專業的規劃設計部門重新進行了規劃設計,包括路、灌、排、圍墻、大門、展廳等設施,截至目前已投資320多萬元。
李東武介紹,示范中心致力于小麥、玉米新品種展示示范、技術攻關集成。截至9月8日,示范中心陸續接待前來觀摩、參觀、學習的人員3000人次以上,其中參展種子企業90多家、種子經銷商200多家、種糧大戶120多家、農戶500多人、農業技術人員150多名,達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宣傳效果。
科學管理 保證示范播種質量
李東武表示,近年來,農作物品種展示示范中心的不斷建設發展,離不開省、市、縣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更離不開示范中心自身的科學化管理與員工的辛勤付出。
他介紹,為搞好示范中心建設工作,商河縣分別成立了項目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組。項目領導小組由商河縣分管農業的副縣長擔任組長,濟南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負責人、商河縣農業局分管局長為副組長;技術指導組則是由市、縣兩級聯合成立,共由16人組成,其中高級職稱以上2人,中級8人,并對人員進行了具體分工。技術指導組下設肥水組、植保組、栽培組、綜合組,人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據了解,由于今年氣候特殊、“三夏”生產受降雨影響,打亂了正常的播種計劃,該示范中心技術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抓住小麥能夠收獲的節點時機,督促組織機械和人員搶收、滅茬、整地、播種。在克服了麥收期間多雨、土壤粘重、機械無法進地等重重困難,集中機械、集中人力突擊攻關,最多時田間機械達20多臺套、各種農活作業人員達200人,搶到了有利時機、贏得寶貴時間。
為了保證播種質量,保證播種密度,示范中心采購了手推式播種器20多臺,鴨嘴式點播器100多個,制作不同密度點播桿350多根,在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6月20日前完成了玉米的播種任務,為保證承接的眾多新品種展示會能夠圓滿舉辦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影響深遠 承辦全國種子雙交會
據了解,示范中心共劃分為10個展示區,展示了來自25個省市151家種子企業的565個品種,其中審定品種309個,參試品種216個,苗頭組合40個。1區展示品種82個,其中普通玉米30個、青貯玉米34個、鮮食玉米18個、1個高粱種植展示;2區展示品種29個,其中玉米個性化種植4個、大豆21個、谷子4個;3區玉米個性化種植1個,省玉米生產試驗38個;4區國家示范品種21個;5區機收品種展示10個,其中國家機收試驗5個;6區機收品種展示14個;7區普通玉米品種展示181個;8區普通玉米品種展示150個;9區省審定品種展示36個;10區展示審定品種2個,自選藥劑試驗1個。
李東武介紹,目前各類展示品種,長勢喜人,達到了展示要求的預期目標。各種標識、標牌已到位,示范中心的建設工作已經得到了社會大力關注,展示成果獲得認可。
今年,示范中心還將舉辦第十四屆全國種子雙交會夏玉米種植展示,活動時間為9月27日至29日,并組織有關專家和相關人員在現場開展玉米籽粒機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