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浙大科學家繪制榨菜全基因圖譜推動分子育種改良

   日期:2016-09-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94    評論:0    
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張明方教授團隊通過高通量測序技術,繪制了首張榨菜全基因圖譜,并從基因組選擇與進化層面解答了榨菜“風味獨具”的成因。 
  6日,相關論文在線發表于《自然-遺傳學》雜志,這一進展被認為將推動對芥菜類蔬菜作物的改良。 
  榨菜是芥菜的一個變種,在浙江、四川等南方多省市廣泛栽培。此前科學家提出,芥菜是由“祖先”白菜和黑芥自然雜交后再經加倍形成的異源多倍體物種。張明方課題組的工作則進一步豐富和深化了對榨菜“家譜”的認識。 
  “拿到基因組能測算出物種的形成時間。”張明方教授介紹,基因是決定植物產量、品質和抗病等重要性狀的關鍵因素,課題組通過榨菜的高質量基因組圖譜發現,芥菜物種形成于3.9至5.5萬年前,隨后演化成菜用芥菜和油用芥菜兩大類群。 
  “例如榨菜質地脆嫩、風味鮮美的特性就與一組特定基因的選擇表達有關。”論文第一作者、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藝術學院楊景華副教授說,課題組發現了兩組與代謝有關的基因,這兩組基因的表達與選擇影響了菜用和油用芥菜兩大類群的分化。其中一組與 “硫代葡萄糖苷”有關,決定了芥菜物種香味上的差異,另一組則與油脂代謝相關,決定產油量和油脂。 
  張明方表示,榨菜全基因組信息的解析不但可以推動芥菜類蔬菜作物分子育種的進程,同時還能從理論上預測農作物的性狀選擇。《自然-遺傳學》雜志審稿專家認為,該研究有望用于作物改良過程中目標基因的定向選擇。 
  “例如有的榨菜抗病能力強,有的卻很容易遭到病害,如果能夠找到決定抗病能力強弱的基因,就能通過分子育種的方式對作物進行改良。”楊景華表示,課題組將進一步尋找植物性狀與基因序列之間對應關系,加速實現精準分子設計育種和新品種選育。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