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發揮種業科技支撐 破解氣候異常困局

   日期:2014-10-1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42    評論:0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我國干旱、洪澇、臺風等極端災害性天氣發生頻率和強度日益加劇,對我國糧食生產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當前,盡管我國糧食生產能力有所提升,并創造了糧食總產“十連增”的記錄,但總體來說,靠天吃飯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變,同時由于農業基礎設施條件薄弱,抗御自然災害能力有限。據公開報道,我國每年因氣象災害損失糧食1000億斤左右,每年因生物災害損失糧食500億斤左右。

  據氣象專家預測,未來50年至100年全球變暖將繼續下去,農產品產量在總體上會因全球變暖減少5%到10%左右,其中水稻、玉米和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均呈減產趨勢。在我國城鎮化、工業化不斷發展和人口增加的背景下,糧食需求增長、耕地減少、淡水資源緊張的趨勢不會改變,如何在異常氣候頻發的環境下解決好中國人的吃飯問題,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

  糧安天下,種筑基石。種子是農業生產的源頭,是農業科技進步的最重要載體。通過種業科技創新應對重大突發自然災害對糧食生產帶來的影響,對糧食持續穩定增產、保證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

  當前,我國種業發展正處于轉型升級時期,要發揮種業科技支撐作用,破解異常氣候困局,一方面要以全面深化種業體制改革為契機,大力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多抗、優質、高產、高肥效”的綠色超級作物新品種。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種業在整個農業產業鏈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積極引導和支持種業龍頭企業創新經營思路,探索開展種業與糧食生產更加緊密結合的“糧食生產供應鏈”新模式,提升我國糧食生產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此外,要進一步健全種業相關保險制度和方案設計,保障種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隨著種業科技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通過選育耐抗災農作物品種,發展避災、減災農作物種植模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當面對多發頻發的自然災害時,我們將會更加的從容,糧食安全也將更有保障。


來源:中國種子雜志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