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作為特殊的商品,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眼下春耕備播已陸續展開,很多農民朋友準備購買春播用的種子。連日來,文登農業局種子管理站執法人員對全區種子經營單位開展專項整治行動,讓農民能夠用上放心良種。
檢查中,執法人員要求經營者認真貫徹執行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禁止銷售假劣種子、未經審定以及國家和省級已宣布停止推廣銷售的品種。
區種子管理站站長劉忠良介紹,文登近年來執法檢查發現的未審定玉米品種主要有金剛50、錦玉28、丹科2151、中科2000、隆平208、錦玉10號、鐵源15、禾盛玉6號、蠡玉31等。另外,根據新的《種子法》,不經營國家和省級已宣布停止推廣銷售的品種,文登執法檢查發現的違法品種主要有冀玉10號。
不僅對種子品種有詳細規定,種子經營者還要有固定的經營場所,持有《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或委托書,經營項目不能超出證照中規定的范圍。
劉忠良說,種子生產經營單位一定要完善種子經營檔案,做到種子來路清楚,種子質量可靠。專門經營不再分裝的包裝種子的,或者受種子生產經營者以書面委托生產、代銷其種子的,必須到種子管理部門備案。
新聞鏈接:如何選購良種?
記者跟隨執法人員檢查時發現,現在市面上種子的種類非常多。面對五花八門的品種,大家應該如何選購適合自己的品種呢?
區種子站工作人員提醒農民朋友,不要在地攤或鄉間串賣的商販手中購買種子。購買種子時,要仔細觀察種子的包裝、標簽是否規范。
區種子管理站站長劉忠良介紹,標簽上注明了品種名稱、產地、種子經營許可證編號、品種審定編號、種子生產許可證編號、適宜種植區域等。沒有上述包裝標簽內容或標簽內容不規范的種子不要購買。
因為每個新品種都有其特性,在栽培管理上也可能有區別。所以購買種子時一定要索取品種介紹,按要求種植,不要盲目或只憑經驗種植。
劉忠良提醒,為了不誤農時,保證播種成功,買回種子后先取出少量做發芽試驗,如果發現種子不發芽或發芽率不高,可及時找經營商退換。否則一旦到了播種季節,種到大田才發現不發芽,那損失就大了。
另外,農民朋友播種后最好留下種子外包裝、標簽和少量樣種,一旦以后發現種子有問題,這些都可以作為向經銷商索賠的有力證據。
如果購買的種子出現質量問題,可撥打區種子質量舉報投訴電話8475598,工作人員將及時受理調查,維護農民朋友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