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四川省農業廳《關于加強2016年大春種子市場監管保障春耕用種安全的通知》(川農業函〔2016〕1號),達州市農業局《關于開展2016年全市“兩雜”種子質量監督抽查工作的通知》(達市農業函[2015]7號)要求,從1月13日起,縣種子站全力以赴“五舉措”開展全縣種子市場監管工作:
一、強化法制宣傳,提高從業人員遵紀守法的自覺性。為有效震懾不法經營者,我們分別向四川省種業網、宣漢縣電視臺、宣漢網報送種子執法檢查信息,并對檢查到的違法違規種子進行公布,強化經營人員守法、合法經營意識,并通過篩選品種,向各鄉鎮經營者提供全縣優良品種經營目錄,讓廣大農戶購買到優質放心種子。在種子市場監管工作的同時,發放新修版《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四川省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及配套規章300余份,努力提高廣大從業者的法律意識,使法律、法規深入人心。
二、嚴格種子市場準入,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品種安全。新引進的品種必須是通過國家或四川省審定,并經種子管理機構進行一個生產周期試驗,通過鑒定具有高產、高抗、優質和適應區域種植的品種方可備案上市銷售,并加強對推廣品種的適應性、抗逆性跟蹤調查,開展風險評估對明顯存在風險的品種,要堅決退出。
三、加強種子質量抽查,杜絕不合格種子流入市場。對城區的水稻、玉米種子經銷網點銷售的種子進行了質量抽查,先后抽查水稻、玉米品種70余個,并進行種子室內檢測(水分、凈度、發芽率),對質量不合格的種子責令停止銷售并退回種業公司,保證了種子質量。
四、強化市場監督關,規范種子市場秩序。在種子銷售期間,種子執法人員不定期的開展種子市場專項執法檢查工作,以水稻、玉米為重點,做到“六查六看”:一是查經營資質,看經營證照是否齊全;二是查種子質量,看是否符合國家標準;三是查標簽標識,看是否真實規范合法;四是查種子廣告,看有無虛假浮夸現象;五是查品種審定,看有無未審先推行為;六是查種子檔案,看種子流向是否清楚。對違規經營門店發放限期整改通知書40余份,對違規或未審品種進行就地封存,規范了種子經營秩序,有效地打擊了違法行為。
五、嚴格實行種子經營登記備案制度,把好準入關。在種子的訂購調運時期,及時對本區域經營的農作物種子種類、品種、數量、來源、質量情況等有關內容登記備案,隨時掌握各經營門店的種子經營情況,建立種子經營檔案,要求經營檔案載明每批種子的調進、銷售去向等內容,銷售給購種農戶時,開據有效發票,全面掌握轄區內種子調入渠道和銷售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