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武威市涼州區從基地建設、市場管理、案件查處、宣傳教育等方面入手,建章立制,強化監管,全力規范種子市場秩序,促進制種業健康發展。
8月下旬,武威市涼州區針對農業部組織的國家級玉米種子生產基地專項檢查中發現的非法生產玉米種子問題后,按照“嚴查、快查”的要求,立即抽調執法人員組成3個工作組,深入涉案玉米制種基地逐一調查核實。9月15日,收到省農牧廳《關于依法查處2015年種子生產基地專項檢查發現涉嫌違法案件的通知》后,又從區公安局抽調5名公安干警編入3個工作組,進一步加強力量,迅速查處違法案件。至10月13日,省農牧廳移交的16件案件已查清11件,待查案件5件,異地登記封存玉米種子6965公斤。
9月27日,接到北大荒墾豐種業有限公司維權人和中央電視臺記者對東河鄉王景寨村農戶非法生產玉米種子問題的舉報后,執法工作組立即開展調查。經查,東河鄉王景寨村村民陸世恒和甘肅農墾農業研究院農場職工馬紅成、錢雪華3人無玉米種子生產許可證,分別在甘肅農墾農業研究院農場非法生產玉米種子70畝、82畝、40畝。9月28日,區農牧局、公安局出動執法人員80多人,將陸世恒、馬紅成、錢雪華3人收獲晾曬的125.46噸玉米種子鮮果穗異地登記封存。10月2日,區農牧局將涉案樣品送農業部北京玉米種子檢測中心進行品種真實性檢測,公安機關對陸世恒非法生產玉米種子案件立案偵查,對犯罪嫌疑人陸世恒采取強制措施。
10月13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報道《非法制種問題重重》節目后,武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當日21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涼州區、古浪縣非法玉米制種問題查處整改工作。會后,涼州區委、區政府迅速行動,召開專題會議,迅速開展依法打擊玉米非法制種行為專項行動,認真落實市委專題會議精神,成立查處整改領導小組,連夜開展工作。從區法院、檢察院、農牧、公安、工商、質監等部門抽調36名干部,進一步充實3個專項行動執法組工作力量,由區級領導帶隊,從當日起集中力量,深入全區玉米制種企業、基地、經營門店、曬場開展拉網式排查。
10月14日,涼州區接到省市領導批示和省農牧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農作物種子執法監管工作的緊急通知》后,迅速制定了《關于貫徹落實省農牧廳進一步加強農作物種子執法監管工作的緊急通知的實施方案》,堅決貫徹省市要求。10月15日,在省農牧廳督查組指導下,堅持嚴查、嚴辦的要求,對《焦點訪談》報道的松樹鎮南河村四組農戶胡榮涉嫌非法生產雜交玉米種子案進行了二次規范執法,又異地登記封存玉米籽粒30400公斤,公安機關對葛恒、胡榮、葛科元3名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截止10月18日,省農牧廳交辦的16件玉米非法制種案件已全部查清,按照處罰權限行政處罰96150元,異地登記封存玉米制種鮮果穗33.7萬公斤、籽粒3520公斤,沒收玉米制種鮮果穗7600公斤,轉商鮮果穗10.76萬公斤。
涼州區全面落實種子市場監管屬地責任和主體責任,區農牧、工商、質檢等部門緊密配合,齊抓共管,對制種企業、經營門店、種植基地、曬場開展“拉網式”執法檢查,排查制種鄉鎮20個、村67個、制種基地15.24萬畝、晾曬場55個、種子經營門店190家,抽查種子樣品54個。嚴厲打擊無證生產、私繁濫制、侵權套牌等違法行為,切實維護種子基地生產和市場秩序。
涼州區按照《種子法》《甘肅省農作物種子條例》和《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的要求,組織執法人員對已核發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農作物制種企業,逐一檢查經營場所、加工倉儲、檢驗儀器等設施設備是否健全完善,認真查驗生產經營資質、品種審定及授權情況、生產經營檔案、種子來源及去向、包裝標簽、生產和銷售合同、品種真實性和種子質量及從業人員資格等是否合法規范。共檢查玉米制種企業15家、小麥和瓜菜種子企業19家,經檢查,全區沒有發現不符合辦證條件的企業和租借生產資質或提供掛靠的企業。同時,對2012年以來清理退市的19家玉米種子企業進行了“回頭看”,未發現清理退市企業從事違法生產經營種子行為。
涼州區認真處理舉報投訴,設立舉報電話,24小時專人值守,做好舉報投訴案件的登記、核實、查處工作,查處結果向舉報人反饋,并公開報道,向社會公布,廣泛接受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監督。區農牧局會同區法制辦、公安局、檢察院參與辦案,加強執法監督,規范辦案行為,查實、查全、查透、查徹底。對案值超過5萬元的松樹鎮南河村、五和鄉勝利村、洪祥鎮天泉村3個非法生產玉米種子案件,按照刑法規定已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對豐樂鎮龍口村等9個非法生產玉米種子案件,按行政處罰程序給予處罰。區紀檢監察機關對黨員干部參與非法玉米制種、執法監管部門履職不力、不作為、亂作為的問題嚴肅查處,對區種子管理站原副科級干部葛恒參與玉米非法制種行為立案偵查,依法予以刑事拘留。
涼州區嚴格落實《武威市玉米制種管理暫行辦法》和《武威市玉米制種預付金管理辦法》,切實加強玉米制種規范化建設,在基地管理、行業自律、信譽評定、“黑名單”管理、聯打聯治等方面不斷創新思路和舉措,建立健全市場淘汰退出機制,繼續推行玉米制種基地招投標制度,加強對合同簽訂環節的監督,堅決清退不按合同約定及時支付玉米制種款或引起群體性上訪事件的制種企業,真正建立“政府引導、部門監管、協會協調、企業自律”的管理模式,促進種子市場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