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農業科技進步的最重要載體,種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命線”。去年我市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376萬畝,玉米、水稻、大豆、蔬菜種子商品化率79%~100%,全市種子市場生產總值近7億元;外埠生產種子的調入總量1500萬公斤,從國內外引進糧、油、菜的新品種(品系)300余個;種子售出總量約900萬公斤,占年產總量50%。我市種業在“十二五”期間先后獲大連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遼寧農業科技貢獻獎一等獎5項,農業部豐收計劃成果獎二等獎1項。市種子管理站參與研發的“廣適優質高產大豆新品種中黃13選育與應用”成果,榮獲2012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進步,科技為我市種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市種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尚未形成整體產業優勢,難以享受到國家相關的政策扶持。我市種企呈現多而小的特征,目前還未形成產業集群優勢,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靠進口的歷史。全市種子行業僅有9家500萬種企,獲省核準過關的3000萬公司只有5家,但無一家獲得農業部“育、繁、推一體化”的種企資質。大多數種企不是經濟體量不夠,就是缺少領先的創新品牌。
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乏發展后勁和競爭力。大連種業全部轉為民營以后,育種產業進入自費時代,出現了種企靠買品種、“套牌”生存,一些育種人員紛紛轉行等問題,創新創業積極性不足,直接影響種業技術創新競爭力。
種子經營缺乏科學引導,市場品種多、亂、雜。我市種子市場放開后,種植品種由以前農業主管部門指導為主轉變為以種企推銷為主。哪個品種利潤大就推銷哪個,經銷商代理哪家企業就全力推廣哪家企業的品種,使得不適宜本地區種植的種子品種泛濫,造成減產甚至絕收。
種企經營環境尚需優化。國家《種子法》明確規定了種子工作是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歸口管理,但目前一些地方存在著多頭執法、種子糾紛案件及其行政處罰案件升級為刑事違法案件的現象。諸如此類簡單辦案、以罰代管的問題,不同程度上影響了種企正常生產經營。
“南繁”科研狀況堪憂。我市種企通常在本地精選品種材料后,到海南島三亞繁育親本。但由于在海南沒有長期租賃的土地及穩定的辦公場所,導致成本提高,項目資金投入少,從源頭影響到今后農作物育種原始創新的長期展開。
當前,我市現代農業發展調結構已進入快車道。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構建以產業為主導、基地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體系,向商業化育種發展,為百姓“米袋子、菜籃子”安全、農村生態安全和農業持續穩定發展提供源頭保障,是大連現代種業的發展目標。
在育種環節上抓“扶”。出臺扶持種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建立鼓勵多元化主體育種創新的激勵機制,以及發展大連農業總部經濟、培育農業要素市場方面的“十三五”規劃,加大對種業發展特別是育種事業的扶持力度,把種企作為一個重要產業來做大做強。同時,建立和完善種子品種的退出機制,通過建立大連育種創新聯合攻關小組,完善和加強大連“南繁”種子基地建設。我市處于長白山余脈,丘陵坡耕地多、土質差,既是典型的沿海氣候,又是北方雨養旱作農業區,加上我市人多地少,不是糧食生產的主產區,因此要下大力氣把我市打造成為種子要素基地和農業總部經濟。
在技術創新上抓“企”。充分調動育種專家的積極性,完善科研成果分享制度,健全種子科技資源,搭建種業科技創新平臺,做大做強育繁推一體化的種企。鼓勵種子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完善種業實用型人才培養制度,整合好我市育種人才資源,內引外聘,推動優秀人才向企業流動。
在管理上抓“嚴”。加強種子市場監管力度,嚴把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關。一方面,集中組織冬季企業督查、春季市場抽查、夏季基地巡查和秋季市場檢查四大專項行動,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另一方面,將品種管理、基地管理、企業管理等種子監督關口前移,力爭做到品種管理在基地,市場監管到種店,案件處理在現場,培訓指導到企業。管理上應多措并舉,集中盤活種子市場秩序,同時加大對相關案件的查處力度;建立完善種子行業規范,培育行業誠信,引導種子市場交易的公平與公開。
在項目上抓“實”。加強育種創新、品種測試和試驗、種子檢驗檢測等項目建設,加快航天育種選育項目進程,主攻玉米雜交種,更新換代蔬菜、雜糧品種,提供更新換代品種。增加多元化研發資金投入,集中專家隊伍形成項目聯合攻關,把重點種企推到良種培育研發的前沿。積極爭取農業部育繁推一體化項目,爭取國家品種區試點項目,爭取發改委立項,規劃發展種業園區及一批新品種引進示范場建設項目;爭取財政部立項,申請“大連市種子博物館”建設立項。
在試驗上抓“點”。為規避農民個體引種所要承擔的風險,加大新品種區試力度,開展新品種篩選與展示的試點工程建設。建議高標準建設若干個種子新品種示范園區,打造成新品種比拼擂臺、農業科研的舞臺、種企的展示臺、信息交流的平臺、農民選種的看臺及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示范基地、農民學習觀摩的樣板基地、農業院校學生和鄉村技術員培訓實習的基地。
在推廣上抓“面”。在新品種推廣上做文章,實施“五個一工程”(一個作物、一位首席專家、一條技術路線、一支技術隊伍、一塊示范基地),并把主要方向放在主栽作物如玉米、水稻、大豆,以及特色作物如蔬菜、水果、花生、甘薯等品種的推廣上。通過基地在種子推廣方面的示范和引領作用的發揮,重點把我市玉米、水稻優勢種子生產基地、瓜菜和雜糧優勢種子生產基地的成果推廣全市,形成規模化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并舉的現代種業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