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戚發軔:航天育種邁出太空培養食用生物第一步

   日期:2015-04-3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5    評論:0    

  種子經過太空重力、磁場、輻射等因素的物理誘變后返回地面,航天育種技術在為我們提供優質種子的同時,也邁出了中國空間站再生式生命保障第一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航天育種技術的成熟,使得空間實驗室和未來空間站通過再生式生命保障技術,打造自給自足可循環環境成為可能。

  建空間站 先得在太空培養食用生物

  載人飛船、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目前我們正在突破空間實驗室階段,為建立空間站做技術準備。其中出艙技術、交會對接、再生式生命保障和補加技術最重要。”戚院士說,出艙和交會對接都已經通過此前的神舟系列飛船實現,再生式生命保障和補加技術是關鍵。

  短期的空間實驗室載人,可以為他們運送水、空氣和食物,但未來空間站長期運行,這些生存必需品的運送成本太過昂貴。他打了個比方,就像油價太高,買了汽車卻養不起。但如果能實現汽油自給自足,養車就不是難事兒了。“再生式生命保障技術就是通過在太空培養食用生物,實現空間站的水和空氣循環利用,打造一個可循環環境,而航天育種正是太空培養食用生物的技術基礎。”

  天宮二號將實地演練空間站補給

  如何通過補加技術對正在太空運行的空間實驗室進行物資和原料補給,是我國航天技術發展的另一個關鍵點。目前已經進入研制關鍵階段的天宮二號未來將與貨運飛船實施空中對接,在太空實地演練空間站補給。

  “與天宮一號不同,天宮二號側重于空間實驗,未來科學家、航天員們將在里面開展多項試驗。”戚院士透露,除了承擔試驗任務外,天宮二號還將承擔突破補加技術的重任,“天宮二號將與在建的大噸位貨運飛船‘天舟一號’進行固定物資、液體燃料等貨物的補給,為未來空間站的運營解決技術難題。”

  長征五號火箭從“細又長”變身“矮又壯”

  戚發軔介紹說:“我們正在研制長征五號大型運載火箭,預計最快將于明年發射,運載能力將會從10噸級提升至20噸級。”

  戚發軔向記者揭秘:此前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都是“細又長”的體型,直徑最大都在3.35米以內,遠沒有美俄的運載火箭粗壯,原因就在于火箭從制造地運輸至甘肅酒泉等發射基地途中需要經過鐵路涵洞,涵洞能通過運載物體的寬度最大就是3.35米,火箭粗了就沒法運輸。

  “長征五號火箭的直徑達到了5米,變得‘矮又壯’。運載能力提高了,運輸方式也改成了海運。”戚發軔說,這也是為什么在海南文昌新建發射基地的原因,“海運完全不受火箭直徑的限制。同時發射基地越靠近赤道,火箭就越能利用地球自轉力提高升空速度。”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