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質資源是選育植物新品種的基礎材料也是推動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戰略資源。當前我國種質資源流失嚴重存在被砍伐、破壞和不合理利用的問題。近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審議種子法修訂草案時多位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對侵占、破壞種質資源的行為加大懲罰力度增強法律責任在基層的可操作性。
隨著城鎮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速人口增加、氣候異常變化、資源環境惡化等因素影響加之社會對種質資源重要性的認識不足種質資源保護形勢十分嚴峻。
“如果沒有保護好種質資源種子業的發展將發生資源匱乏的戰略問題但是目前修訂草案在扶持措施中沒有相應規定。”陳蔚文委員說建議在修訂草案中增設一條規定:國家實施種質資源保護戰略加大對種質資源庫、種質資源保護區和種質資源保護地的建設。
陳蔚文指出修訂草案對侵占、破壞種質資源造成的危害懲罰力度不夠。修訂草案規定對侵占、破壞種質資源的行為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侵占和破壞種質資源危害很大影響深遠。因此建議在修訂草案中增加一款規定對侵占破壞種質資源造成嚴重后果或者重大損失的加大懲罰。”陳蔚文說。
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農業和科學技術局種子站站長李旭對此表示贊同。她認為修訂草案第九章規定的法律責任罰責設計不合理在基層可操作性差還需要認真調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