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看,今年雜交玉米、雜交稻種子生產布局進一步優化,春季制種企業總體趨于理性,主要基地生產秩序明顯好轉,但部分企業仍盲目沖動,兩雜種子生產過剩壓力依然較大。
玉米計劃制種面積擴增
本次會商統計,今年全國雜交玉米計劃制種面積342萬畝,比去年實際制種面積294萬畝增加48萬畝,增長16%。并呈現兩大特點:一是進一步向主產區集中。甘肅、新疆面積擴大,其他區域調減。二是品種結構不斷優化。新審定品種和市場暢銷品種面積調增,老大路品種面積明顯減少。按此規模落實,新產種子就能滿足明年大田用種,但行業難于繼續緩解庫存壓力。雜交稻計劃制種面積持平
全國雜交稻制種計劃面積約140萬畝,與去年實際制種面積持平,當前雜交稻種子市場銷售進度緩慢,種子企業觀望氣氛濃重,計劃制種面積預期將有所調整。
突出特點:一是江蘇基地兩系稻種子基地大轉移。江蘇省制種基地今年制種面積銳減,可能由去年的19萬畝降至10~12萬畝,兩系稻種子生產向福建、廣西等地轉移。二是三系稻種子主產區制種面積下降。四川省制種面積由去年29.3萬畝調減到今年的 24.8萬畝。如天氣基本正常,新產種子將超出大田需求3000萬公斤,將導致雜交稻種子供給過剩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棉花制種面積將減兩成
雜交棉計劃制種大幅調減至5萬畝,常規棉制種調減至100萬畝,比去年制種面積減少20%以上。常規稻計劃制種調增至 186萬畝,大豆計劃制種調減至 288萬畝,以此規模計算,即使有中等規模災害,當年產種也能滿足明年大田用種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