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雜交谷子之父”趙治海帶著“禮品”上兩會

   日期:2015-03-0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02    評論:0    
  “老趙,今年上會又帶來什么新‘禮品’?” 
 
  兩會間,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總農藝師趙治海總是被熟識的委員代表如是問起。即便有媒體記者到訪,也總會先打量他的行李箱。 
 
  現年57歲的趙治海是中國知名谷子研究專家,其研發的“張雜谷”系列高產新品種將原來畝產200多公斤的谷子提高到400—600公斤,最高畝產810公斤,填補了世界空白,因此也被稱為“雜交谷子之父”。該品種因抗旱、高產受到了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推薦,已在埃塞俄比亞等非洲10個國家試種成功。 
 
  五年前的兩會上,捧谷穗走進兩會的他曾引發媒體廣泛關注,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當場“點贊”。 
 
  “那是我第一次帶著‘禮品’上兩會,主要是推廣新研制成功的谷子。”趙治海說,事后農業部等多個部委都予以立項支持。 
 
  此后,趙治海幾乎把帶“禮品”上會變成“慣例”:谷穗、谷釀黃酒、谷草粉……內容不斷變換,卻總離不開他所研究的主業谷子。 
 
  去年,他帶著張雜谷磨成的谷草粉,想轉變思路把谷子用途擴大。吸引媒體目光之余,也把同團的一位農民企業家代表變成合伙人,“散會后對方就種植了3000畝”。 
 
  谷子,古稱粟,為五谷之首。由于產量和人工效率較低、勞動強度大等多方面因素,新中國成立后逐漸淪落為“小雜糧”。目前,作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國儲糧”名錄上也不見其蹤影。資料顯示,全國谷子的播種面積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46億畝減至目前的不足0.2億畝。 
 
  “小時候小米還是主糧,現在只能勉強說是雜糧之首”。每每提及谷子的輝煌不再,作為谷子“代言人”的趙治海總難免一聲嘆息。隨后他又信心滿滿地高聲說,他們研制的雜交谷子具備高產、節水、省肥、省藥等優勢,希望國家能恢復谷子的主要作物地位。 
 
  中國糧食連續11年增產,而農業卻面臨資源短缺、開發過度、污染加重等問題。趙治海說,中國60%的耕地缺乏灌溉條件,7億多畝農田常年受災害威脅,5億畝鹽堿荒地有待開發利用。現在農業部門節水,減農藥、化肥,轉化農膜、秸稈和畜禽廢棄物的思路讓他看到抗旱高產谷子的前景。 
 
  時隔5年,他再次帶著谷穗上會,長長的谷穗如嬰兒的胳膊。他說這是新研制的“張雜谷”,比上次的更抗旱、耐鹽堿,旱地已達畝產400-600公斤,適合機械化作業。“有些缺水地區每畝限定灌溉350方水,這種谷子用80方水就可以。” 
 
  “上次希望解決種植問題,這次是市場問題。”他說,技術已不是問題,關鍵是市場小。目前每年推廣的面積只在200萬畝左右,希望能引起國家層面重視,擴大鹽堿地糧食種植面積,增加旱地糧食產量,為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做貢獻。 
 
  他坦言,對于自己帶“禮品”上會的行為,有時也會有爭議,有人說他作秀、吸引眼球。對此他表示,不怕別人說,依然會帶著“禮品”上會,只要能切切實實能給國家做點貢獻,“可以走點兒捷徑”。(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