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品種選育仍需下苦功夫

   日期:2015-03-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2    評論:0    

  春節剛過,春玉米的備種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與往年相比,今年農民在選擇種子時可以考慮一些適宜籽粒直收的品種。玉米籽粒直收是玉米實現全程機械化的最后一步,但對于我國玉米種業來說并不可能一蹴而就。對于種企來說,該如何霧里探花尋答案?

  “要實現玉米全程機械化,在品種選育上需下苦功夫”,北京聯創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義波說:“要看清育種需求的變化,破解育種難題并打消農民的顧慮。”

  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玉米品種就已經可以進行機械粒收,為什么我國近年來才開始進行機械粒收玉米品種的推廣?王義波說:“眾所周知,美國從事農業的人口較少,在選育品種時必須適應機械化作業的要求,而我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從事農業的人口較多,近年來外出務工人口增多,農業從業人口減少,這一趨勢導致育種需求朝著機械粒收方向發展。”

  我國許多地方玉米要與其他作物輪作,在黃淮海地區,夏玉米與冬小麥輪作,玉米收獲后,要適時搶播小麥,這就要求玉米在成熟后很短的時間內含水量達到適合籽粒直收的標準,而在美國一年只種植一季玉米,在玉米成熟期后的兩個多月里少雨,可等籽粒含水量降到適宜程度,比較容易進行籽粒直收。王義波說:“我國的這一特點對籽粒直收玉米品種選育提出更高要求。”

  2008年,王義波在美國考察期間了解到玉米種子的豐產性好、脫水快、硬質胚乳、適合機械化等諸多特點,回國后便開始組建收集適合機械化的育種材料。王義波說:“在育種材料選擇上,我們從美國近期SS系找到了相融合的改良材料,解決了長期困擾的瓶頸,美系材料的玉米穗在成熟時可以形象的稱為‘由內向外’熟,而國內的材料多為‘由外向內’熟,也就是說,美系材料自身就具備了適合機械粒收的特點。”

  2014年,聯創種業申請的“適合全程機械化玉米新品種選育”項目得到北京市立項支持,“適合全程機械化玉米新品種育種創新基地建設”項目獲得農業部立項支持。聯創適合全程機械化玉米新品種選育駛入快車道。聯創種業育成適合機械化收獲、抗倒伏、脫水快的新型自交系100多個,2014年組配適合機械化播種、制種和收獲、抗倒伏、脫水快的玉米新組合2萬多個。

  產量高仍是籽粒直收品種選育的首要目標。王義波說:“含水量、破損率是必須考慮的指標,但如果過分考慮了這兩個指標,而以犧牲產量為代價實現籽粒直收的品種肯定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同時要高度重視脫落率,增產與適合籽粒直收、摘穗、省工增效同等重要。”

  聯創的試驗表明玉米籽粒含水率在28%左右,籽粒的破損率在8%以下,硬質玉米的收獲效果要比粉質玉米好。講到含水量,王義波說,“含水量在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就會下降得越來越慢,并且天氣的變化對含水量的影響也較大”。

  “品種成熟后的抗倒伏能力尤為重要,如果熟后一碰就倒,必然會導致脫落率大幅度增加,這也是農民對玉米籽粒直收的顧慮。”王義波說。

  為了打消農民對玉米籽粒直收的顧慮,聯創在河北、河南、山東等6省進行籽粒直收現場會十多場。2014年10月6日,河北省安平縣農牧局對馬甸鄉鄧莊村鄧金旺種植的3.1畝“聯創808”進行實打驗收,每畝種植密度達到5500株,玉米收割機籽粒直收后,地磅秤量每畝濕重2332斤,現場測水含量28%,按14%標準水份每畝干籽重1952斤,糧食收購商當場收糧,鄧金旺畝收入1865元。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