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種子與互聯網、交易所邂逅,種子交易有了一種嶄新的模式。日前,作為第十三屆廣東種業博覽會的一項重要活動,廣州商品交易所種子第三方交易公共服務平臺正式啟動。
據了解,種子第三方交易公共服務平臺是由廣州商品交易所和廣東豐農種子交易市場發展有限公司按照業態合作方式發起設立的,借助現代計算機和互聯網信息技術,主要從事各類植物種子現貨交易的第三方交易公共服務平臺,開創了種子行業的交易所模式。
誰搶占了種子的制高點,誰就搶占了發展致富的最高點。事實上,全世界種業60%~70%的市場份額被美國占有,而中國種業60%的市場份額同樣也被美國占有。種子交易平臺的建立有望能夠給中國種業發展帶來較大的變化,尤其是改變種子的傳統交易模式,不僅給種子購買者帶來更多的選擇,還能優化種業資源配置,促進種業企業間的強強聯合與優勢互補,提高我國種業的國際競爭力。業內人士評價,該平臺還能起到破除地方保護主義的弊端,維護種業市場秩序的作用。
廣東豐農種子交易市場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未來種子交易平臺將按照“交易所+金融資本+市場運營”商業模式,為種業各方提供公共倉儲、安全檢測、大數據分析、交易融資等全方位的服務。目前,種子上市交易的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預計將于2015年第一季度正式掛牌交易。
面對國內種子行業準入門檻將大幅度提高,種業將面臨全面洗牌的現實,參加發布會的種業協會、種子公司和農業合作社的業內人士均對種子交易平臺的設立表示了極大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