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屬冬青科冬青屬喬木型木本植物,是一種珍稀保健飲料,苦丁茶性涼、清熱解毒、殺菌消炎,其味先苦后甘,風味獨特,回味特久,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腦、消食化膩、靜心防暑的作用。常飲能降血壓、降血脂、減肥、美容。被譽為減肥茶、益壽茶、美容茶等,實為一種多功能的天然品。我們自1999年春季從海南省引種大葉冬青苦丁茶,進行大棚栽培,至今已有四年多的時間,獲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同時積累了一定的栽培經驗:
選地整地 種植苦丁茶的地塊應選擇土層深厚,質地疏松,略呈酸性,有機質含量豐富的沙壤地。大棚的前端高度要在1米以上。深耕、整平、耙細,按行距1.0米開通溝,深50厘米,寬40厘米,表土和心土要分開。開溝后填入10厘米表土,再施土雜肥4000千克/畝。也可按株行距開穴。
扦插育苗 老枝嫩枝均可作插穗,現插現采,插條長8~10厘米。扦插前用50毫克/千克的ABT生根粉液浸泡24小時,扦插時,插穗入土部分約占插穗的3/4,露地面部分保留2~3片葉子,每片葉子須剪去一半,扦插結束后澆透水,進行地膜拱棚覆蓋,并做好扦插苗床的中耕、除草、施肥、澆水等管理工作。
壯苗定植 采用良種壯苗定植是苦丁茶早產高產的關鍵技術,要求定植苗高40~50厘米,直徑0.5~0.8厘米,根系發達完整。這樣才能成活快,萌芽多,分枝部位低,株型矮,產量高。按1.0×0.6米的株行距定植,每畝定植1000棵左右。定植時要淋足定根水。
茶園管理 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中耕除草。幼茶施肥,堅持“少吃多餐”,即每次施肥量少但次數多。對成樹,要多施氮肥,氮、磷、鉀比例為3∶1∶1。幼齡茶樹,在行間可種植蔬菜,如小白菜、蘿卜、香菜等,以提高土地的利用增加收入。進入冬季,通過塑料大棚保溫、保濕,是苦丁茶冬季高產的主要措施。白天要注意通風降溫,最高溫度不要超過35℃:晚上要蓋草簾保溫,最低溫度不要低于5℃。
采摘修剪 定植后的茶苗要及時將主干剪掉,留主干高度40~50厘米,強制矮化,促進分枝,使苦丁茶從橫向長出枝條。幼樹以養為主,整形為輔;成齡樹以采茶為主。將茶樹控制在0.8~1.5米以下,棚南部到北部苦丁茶的高度逐漸增加,這樣能充分利用光照,促進四面枝梢均衡發展,形成高產樹冠。
病蟲防治
苦丁茶主要病害及防治(1)炭疽病:用1%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噴灑。(2)立枯病、茶芽枯病: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常見蟲害及防治(1)蚜蟲、紅蜘蛛: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噴霧。(2)油茶麗盾蝽、小卷葉蛾等:人工捕殺或用80%敵百蟲稀釋1000~1500倍液噴殺。
前景廣闊
苦丁茶樹生長較快,見效也快。經過近幾年的實踐表明,按良種良法種植管理,每畝茶園植后第一年即可收鮮葉30~40千克,第二、三年可收鮮葉120~200千克,第四年可收鮮葉300~350千克,預計高產期可收鮮葉800千克以上。幼齡茶樹在行間種植蔬菜,又可增加一定相當可觀的收入,因此第三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資,第四年便有盈利。目前全國栽培面積不大,北方極少有種植,市場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