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探討烏龍茶和花茶中的農藥殘留問題

   日期:2016-10-1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334    
我國茶葉的出口將面臨一個更為開放的國際市場。總體而言入關對我國茶葉的出口是有利的,但也面臨著一個競爭更為激烈的形勢。近年來,茶葉中的農藥殘留問題對我國茶葉的出口構成嚴重威脅,就是這個問題的一個反映,烏龍茶和花茶中的農藥殘留問題是其中最為嚴重的茶類。本文對烏龍茶和花茶中農藥殘留的現狀、成因及對策作一討論。
1 現狀
  農藥殘留是當前茶葉出口和內銷中遇到的最大的衛生質量問題。特別是1995年來針對我國即將入關,歐盟新頒布的農產品中農藥的最大殘留限量(MRL)標準上便有明顯的“技術壁壘”傾向,表現在:(1)檢驗范圍大幅度擴大,如對茶葉的農藥檢驗項目由80年代的6種擴大為62種;(2)MRL標準明顯降低,一般下降10~100倍。這個新標準已于2000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對我國茶葉出口帶來嚴重威脅。如1999年我國茶葉出口量為19.96萬t,比1998年的21.74萬t下降了8.2%。其主要原因是農藥殘留偏高。這種下降趨勢估計還會在2000年的出口額中表現。
  在不同茶類中,以烏龍茶和花茶農藥殘留水平最高,大致有如下規律:
1.1 六六六和滴滴涕問題不大。據1999年~2000年7月對出口茶樣的分析結果,烏龍茶和花茶中六六六超標準率幾乎沒有,滴滴涕超標率分別為15.7%和2.5%。
1.2 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和優樂得是當前我國出口茶葉超標排列前三位的農藥。據我所對2000只茶樣的分析結果,如按歐盟新標準統計,氰戊菊酯超標率最高,其中尤以烏龍茶和花茶。氰戊菊酯在綠茶和紅茶中的超標率在40%左右,花茶中的超標率為77.5%。烏龍茶為84.2%,甲氰菊酯在綠茶和紅茶中的超標率為23~25%,花茶中的超標率為32.5%,烏龍茶為63.2%。優樂得在綠茶和紅茶中的超標率為15~18%,在花茶中的超標率為28.8%,烏龍茶為50%。
  據歐盟1999年分析結果,烏龍茶和花茶中滴滴涕超標率分別為0%和30.8%,氰戊菊酯超標率分別為75%和71.2%,甲氰菊酯超標率分別為100%和44.2%,優樂得超標率分別為50%和28.8%,明顯高于紅茶和綠茶。
1.3 三氯殺螨醇的殘留問題不容忽視
  三氯殺螨醇的殘留問題在1998年以前,居我國殘留超標的首位。歐盟的新標準中原訂為0.1mg/kg,如果以此標準計算,在我國農藥中應居超標的第2位。1997年超標率(按0.1mg/kg計)為12%,最近歐盟宣布,2000年7月1日起標準暫不執行0.1mg/kg,仍執行20mg/kg,這樣超標率為0%。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三氯殺螨醇產品中含有3~10%的滴滴涕,因此滴滴涕的超標率明顯較六六六為高。所以,三氯殺螨醇的殘留仍然是一個潛在的危險。
1.4 我國茶葉中農藥殘留是世界上茶葉出口國中超標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據歐盟1999年對世界上32個茶葉出口國和地區的分析結果,根據茶葉中農藥殘留水平的高低,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農藥殘留水平低的國家(包括非洲產茶國、南非產茶國和亞洲的印度尼西亞和斯里蘭卡;第二類是殘留水平高的國家(包括中國、中國臺灣省、日本和越南);第三類是居第一、二類之間(包括印度),這就使得我國茶葉出口處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2 成因
  烏龍茶和花茶中農藥殘留來源于兩個方面:
2.1 直接噴施
  茶葉中農藥殘留的直接來源是農藥噴施在茶樹葉片上。其中部分農藥留在葉片表面,部分農藥漸漸滲入茶樹組織內部,在日光、雨露、濕度,茶樹體內酶類等因素的影響下,逐漸分解和轉變成其他無毒物質,如果在這些農藥還沒有完全降解時便采收下來,這種鮮葉經加工后制成的成茶中便會含有農藥殘留。
  花茶中農藥殘留的另一個重要來源是薰花中的農藥在窨制過程中從香花中向茶葉中轉移。
2.2 間接來源
  茶葉中農藥殘留的間接來源包括如下三個可能,它同樣是不可忽視的成因。
  ①從土壤中吸收——在噴藥過程中,約有80%~90%的農藥會流失到土壤中,這些農藥一部分在土壤中蓄積,一些內吸性的農藥(如樂果),還可通過根系在吸取水分和營養物質的同時,將農藥輸送到芽梢部。六六六雖不是內吸性農藥,但也有一定內吸特性,因此在土壤中蓄積有六六六的茶園,芽梢中也會有微量的六六六殘留。滴滴涕和擬除蟲菊酯類因無內吸性,因此,通過土壤吸收入的可能性很小。
  ②由水攜帶——茶樹噴藥和灌溉需要大量的水噴施在茶樹上,因此水中的農藥會隨著用水轉移到茶樹上,尤其是一些水中溶解度較高的農藥(如樂果、馬拉硫磷、甲胺磷等)便有可能隨著水而轉移到茶樹芽梢上。例如甲胺磷雖然在茶葉生產中禁止使用,但由于稻田中大量使用這種農藥,因此,隨著稻田用水流入江河,便有可能隨著茶園用水而轉移到茶樹芽梢上。這也是目前茶葉中常發現有甲胺磷微量殘留的一個重要原因。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