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立體間套,是指在茶園里以種茶為主,兼種其它作物。茶園立體間套屬于多投入、多輸出、多時空變化、生物性生產的人工復合系統。合理的茶園立體間套,不僅能使農戶獲得較高的經濟收入,而且有明顯的生態效益。因為立體間套的茶園能增加地表覆蓋,減輕地表徑流,防止水土流失,還可以改善茶園小氣候,有利于茶樹生長。
經實踐以下幾種立體間套模式適于廣大茶區采用:①茶園中間種杜仲,茶廂中種馬鈴薯;②茶園中種山楂,茶廂中間種魔芋;③茶園中種厚樸,茶廂中種黃豆;④茶園中種烏桕,茶廂中種花生。前3種模式適合高海拔(800米以上)茶園采用,第4種模式適合低海拔茶園采用。
為了保證茶林雙豐收,茶農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間套時各種作物要合理搭配,彼此讓路,互不影響。樹種的選擇要因地制宜,最好選擇較高大的落葉喬木,如杜仲、山楂、厚樸、烏桕等林木。一般按4∶1的比例種植,即4行茶種1行遮陰樹,每畝種30-50株,遮光率達30%左右(過密會影響茶樹生長,過稀則起不到遮陰作用)。茶廂中的間套作物,不能種高稈作物,最好種匍匐形的耐蔭性強的農作物或綠肥作物,株距可根據茶廂寬窄、茶齡長短和當地習慣靈活掌握。為了達到立體間套的最好效果,應制定詳細的立體間套方案,促使養分良性循環,防止土壤退化,保持土地資源的永續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