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茶樹繁殖方法并不限于種子或營養體,而且可用組織、細胞甚至原生質體進行培養成株。這是由于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即細胞攜帶著一套完整的基因組,在合適的培養條件下,具有產生完整植株的能力。這是體細胞在其生命周期中的基本特性。
具有全能性的細胞大體可分為三類:
①受精卵(即合于)
配子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經過聯合和交換而發生分離,經過授精后形成合子,它們有巨大的發育潛力,可進一步發育成種子。這種材料的特點是在遺傳上經過減數分裂交換和染色體隨機分離,再經配子融合形成合子這樣的兩次基因重新組合。如果兩個親本是人工選定的優良組合,合子或幼胚離體培養經分化后的再生植株中,可能分離出多種優良類型作為育種的原始材料。
②發育中的分生組織細胞(包括幼嫩器官的細胞)
在發育的植株中,分生組織的細胞全能性保持得最好,如根、嫩莖、幼葉、花等許多器官中的細胞也均具有全能性。這些材料通過培養,可以獲得與供體極為類似的大量茶樹植株。
③雌雄配子及單倍體細胞
它們在基因組中成對的等位基因只剩下一份,因此其主要特點是基因表達充分。在此情況下顯性的和隱性的基因均可充分顯現,這對育種過程中的選擇和淘汰是十分有利的,由它們形成的細胞無性系也是基因工程中理想的受體材料。
目前在茶樹上已能利用葉子、子葉、嫩莖(帶腋芽)、成熟胚、未成熟胚、子葉柄、花藥等作為外植體,通過培養,誘導出完整植株。可以預料,細胞全能性的進一步開發和利用,可望創造出更多的茶樹新品種,并為營養繁殖開拓更廣闊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