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合成性信息素對卷葉蛾類害蟲管理技術的確立

   日期:2016-09-1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23    
茶小卷葉蛾和茶卷葉蛾是茶樹上的兩種重要害蟲。20世紀50年代起開始了茶小卷葉蛾的營養生理學研究,1961年完成了茶小卷葉蛾人工飼料配方的研究,確立了大量飼養的方法。在此基礎上,人工飼養了10萬頭茶小卷葉蛾雌蛾。70年代初步探明了茶小卷葉蛾的性信息素包括Z-9-十四碳烯醇醋酸酯(63%)和(Z)-11-十四碳烯醇醋酸酯(31%)2種主要組成,以及(E)-11-十四碳烯醇醋酸酯(4%)和10-甲基十二碳烯醇醋酸酯(2%)2種次要組成。1981年又查明了茶卷葉蛾的3種性信息素組成:(Z)-11-十四碳烯醇醋酸酯(30%)、(Z)-9-十二碳烯醇醋酸酯(3%)和11-十二碳烯醇醋酸酯(1%)。當時用這兩種卷葉蛾的性信息素誘捕器在茶園中誘殺刺蛾時,田間刺蛾交尾率明顯降低。由于田間蟲滿性信息素的成分,雌雄蛾間的正常交尾受到擾亂,因此成為交流攪亂法。
當每公頃500~900只有不起時效果不明顯,每天這些性信息素化合物的蒸散量為3.5~4.0g/hm2時,兩種卷葉蛾的日交尾阻礙率均在90%以上,田間條件下雌蛾的交尾率茶小卷葉蛾為47%~56%,茶卷葉蛾為29%~48%,推算出防除率茶小卷葉蛾為50%,茶卷葉蛾為60%~70%。對5hm2茶園連續2年的處理結果表明,處理區的越冬幼蟲密度茶小卷葉蛾比對照區減少1/5~3/5,茶卷葉蛾減少2/3~9/10。因此認為,在5hm2以上的大面積茶園重用性信息素處理可以獲得穩定的防效,在越冬時代成蟲發生前設置性信息素誘捕器,秋季可長時間減低幼蟲密度。茶小卷葉蛾和茶卷葉蛾的性信息素于1983年在日本已獲得登記,在靜岡縣級百公頃茶園范圍內使用。2001年又添加了新的有效成分,以新型交信攪亂劑進行登記。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