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茶烘焙的理論基礎

   日期:2016-09-1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63    
 茶葉烘焙的理論基礎??茶葉成分中氨基酸、單糖及雙糖類,在受火過程時所產生的『脢納反應』現象。而烘焙茶葉即是視茶葉的水(水分)、質(主果膠質)、量(重量),透過烘焙器具的風(風門)、火(溫度)、時(時間)的互動關系,尋找并掌控脢納反應到所需要的澀、香、味。我們在這樣的定位上,對茶葉烘焙作了先期過程的曲線規劃,它的重點在:
1、內在的水與火的同步及茶葉的平均受熱度和流程重點的檢視點。
2、毛茶現況的判定與目的的需求確認。
3、規劃如下圖所示的合理烘焙流程曲線。
 
烘焙流程示意圖
烘焙流程示意圖之解說:
此圖將整個流程分為六大階段,簡述如下:
舒展:
從1至2間,為烘焙預備的『舒展』,其主要功能除了先排掉表面雜味外,執行首重在如何使茶均勻的受熱,其階段的多寡,視1~2間的溫差大小而定。
 
分解:
示意圖中2至3的溫度提升是為了使已舒展的平和狀態的茶,產生較大的層壓,與水的活潑度,以利3至4的排清功能。
 
排清:
在此位置,盡最大可能的將『陳』、『雜』透過水的導引,排出體外(『體外』意指茶體與機體)。
 
烘焙:
視目地的需求,選擇所需溫度,先期尚需注意前段未盡的陳、雜排放;后期以所需火候程度無注意重點。
 
冷卻:
與烘焙點較低的一個階段烘焙,較能使茶葉內部較難移動的葉脈、莖的水分,移轉到葉肉部,再平均分布。
 
靜置:
茶葉經過2至5之間較高溫的過程,各結構會比較凌亂。雖經6階段的盤整已有改善。如能再加7的靜置到常溫的療傷,應會有較佳的表現。
烘焙歷經上述過程中,初學者如能全程觀察,對于一些老茶人的用語,如:火助水,水焙茶(水是主力,火是助力),能用80度做到的,決不用90度;能一次完成的也不做第二次規劃(當然,以多次、長時烘焙以引其茶氣的目的,另當別論。)。每個轉換點皆以『清』的現象做判斷基準,對『茶香不是香,清就是香』的境界,在此更能領會。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