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蘆竹茶文化體驗

   日期:2016-09-0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5    
茶、喝茶、請喝茶;茶、泡茶、泡好茶,已經是中華民族人人每日習以為常的飲食文化,可是對主角--茶,到底有多少了解呢?這次參加桃園縣蘆竹鄉農會舉辦的茶藝研習營,讓我真正感受到茶葉與茶農生命力旺盛的本質。
茶葉以「春茶」為主要受歡迎的季節,品牌以「烏龍茶」馳名。蘆竹除了前總統李登輝命名的「蘆峰茶」以外,另有茶農推廣「竹峰茗茶」。
茶葉的由來,先從茶樹上的「茶菁」來介紹。制作的過程大致如下:
1、 采茶菁時間:一般是早上十點和下午兩點為最佳時間
2、 采擷方法:采茶若是在峻陡峭的山丘地形,以人工為主,手腳要輕巧。若是較平坦的地方,以機器為主。
3、 戶外萎雕:這次學員分配的是一人將二十斤茶菁置于帆布袋內,每個人就好象圣誕老人背著一個可愛的袋子做戶外萎雕。首先在晴朗、氣候三十度左右的戶外空地上,把茶菁平均分怖在帆布上,自然地接受陽光萎雕十分至二十分。可以用手平鋪,但腳不可以踩到。進行到一半時,要整個翻面調整,以便茶菁多面接受到陽光中最自然的萎雕。
4、 做完戶外萎雕后,把茶菁平均放在十一個圓篩容器內,再做戶外萎雕,以便順其自然地發酵。我們必須用雙手手指做輕巧的淘、理的整合工作,順便把長枝葉剪短和挑選整理。
5、 發酵:一般發酵有全發酵、半發酵、無發酵而衍生出許多各自代表不同口味的品牌。
6、 浪菁:戶外萎雕一共要做四次,每次間隔約一個半小時。戶外發酵后茶菁漸漸萎縮。第四次用大型滾轉動機器約十分鐘,或用大圓篩由四五人做手理。做完后再平均分配到三個圓篩中,又得等一個半小時來靜止的浪菁。
7、 殺菁:不是電影的殺青喔!發酵的浪菁再從三個圓篩集中到一個圓篩,再放入電動直立鍋爐翻烤十五分(設定三百度),指導員會拿部份樣品,品聞味道是否合適,完成后再把整筒倒入一個塑料容器的白布斤中。
8、 扭攪器:接下來要把白布斤放在扭攪器整理五分鐘,以便味道跑出來。
9、 烤烘焙:扭攪完成后,要放到機器烤烘焙,或用傳統直立手搖動烤烘焙。
10、巨球整型機:接下來要做茶菁球型塑造的動作,我們用白布巾裹著茶菁,放入半手動半自動的整型機,塑型后,一個渾圓的白布球就成型了。接著把白布球放在大圓篩,輕打幾下,使茶菁球剝離白布巾,完成后再仔細包好,拍打成球狀,再整理塑型,再剝松,反復約三十次。每四次的循環動作,就要到直立鍋爐翻烤五分,設定150度C。
11、再烤烘焙:拎著完成的小型白布球,要再到烤烘焙機烤香,已成球形的茶葉就順著機器輸送帶放入預備好的圓篩中。
12、撿枝機:圓篩上的茶葉要再放到小型篩選器中,經過過濾,再放入撿枝機作篩選,出口右邊是合格的,左邊不合格的就放入塑料袋中。
13、最后撿枝:合格茶葉中,可再剔掉一些茶枝與茶末。
14、包裝: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可以包裝了。可選擇各式包裝素材,如圓銀筒、紙盒雙筒、防潮彩色印刷袋等。
15、評鑒:休息一陣子后,就是老師做最后的品賞評鑒了,評鑒當中大約以茶香味60%、火候水溫10%、茶葉外觀20%、喝的清甘味覺10%作依據。
16、泡茶方法:茶具用沸騰的水沖洗加溫后,放入適當之茶葉,一次的茶葉,可依個人喜好決定沖泡數次,使用陶土制茶具泡茶,其風味更佳。
學習自制茶葉,喝起來感覺就是不一樣。生活旅途中的喜樂,完全在自己的創造與追求理想時呈現,只有親自體驗茶葉制造過程,才可真心真意來愛惜每一片茶菁變成的茶,更了解它們旺盛的生命力。
茶葉菁菁采葉輕,
外內雕萎來發酵;
茶菁浪菁看殺菁,
清香熟香滿室香,
揉捻熱團成卷曲,
大小白球都是球,
烘焙撿枝再烘香,
茶枝茶末均要剔,
泡茶品茗人人行,
蘆竹茗峰茶園情。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