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茶樹是多年生常綠植物,葉層厚實,尤其在采摘面附近的葉層更為茂密,所以在噴施農藥時需要明確有多少農藥可進入采摘面下的葉層中。用西維因可濕性粉劑、噻嗪酮可濕性粉劑和惡唑磷乳劑3種農藥進行的實驗表明,葉層中部(采摘面下7.5cm)茶樹枝上農藥的附著量約為采摘面上的20%,葉層下部(采摘面下15cm)枝上農藥的附著量約為采摘面上的1%~2%。為了進一步調查茶樹樹冠內的農藥量和對天敵的影響,作者設置了3個實驗區:常規散布區(即在采摘面上進行藥劑散布)、樹冠內散布區(用同樣的藥量在樹冠內散布)和不施藥區,全年噴藥6次,調查茶神澤葉螨及其天敵植綏螨(Amblyesius uormerseleyi)的種群數量。結果表明,常規散布和不施藥區茶神澤葉螨的數量變化沒有明顯區別,樹冠內散布茶神澤葉螨數量在6~7月和8~9月出現兩個高峰;在采摘面上施藥對冠內植綏螨的數量影響不大,因此神澤葉螨的數量與不施藥區差別不大;但樹冠內散布區植綏螨數量大幅減少,因此使得該區茶神澤葉螨數量有明顯增加。作者認為,茶園害蟲防治時,要重視對茶樹害蟲天敵的保護,茶園采摘面施藥可使茶樹樹冠內部的天敵繼續生存,這樣可以發揮變些天敵對害蟲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