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旬,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與松陽縣政府聯合在松陽舉辦茶葉質量安全全程監控關鍵技術培訓班,在這期間,記者就茶葉清潔生產采訪了應邀前來講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他作為我國茶業界第一位院士,對全程茶葉清潔化生產進行了深刻而系統的詮釋。
“茶葉清潔化生產理念自2003年提出以來,經過3年多的探索和實踐,內容豐富了,一些茶葉加工企業的清潔化程度已接近國際化水平,但從茶葉生產的全程來看,清潔化管理還存有不少問題,有待于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陳宗懋說:“茶葉全程清潔化生產應該是一個系統工程,而不僅僅是指茶葉加工這一個環節,還應該包括茶園的選擇與種植,以及茶葉包裝、銷售、貯藏等各環節的清潔化全過程。”
陳宗懋介紹說,要實現全程清潔化生產,在種植茶葉時,要對茶園進行選擇,要充分考慮茶園與周邊工廠、礦區、居民區、其他農田的間隔距離。在土壤中含有的農藥殘留、重金屬以及大氣中含有的各種污染物,都可能會通過根系或者葉面直接影響到茶葉生產的清潔化。因此,在選擇茶園前,最好能對茶園土壤、大氣、水源等進行檢測。如果是發展有機茶,更要重點考慮茶園周邊可能存在的污染源。茶葉種植是目前茶葉全程清潔化中的最薄弱環節,在種植過程中,必須重點控制、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污染而造成的間接污染,其中空氣中的汽車尾氣和燃煤中產生的鉛是茶樹鮮葉和茶葉中鉛污染的主要來源。此外,還要合理選用安全的農藥和化肥,嚴格實施安全間隔期規定,禁止使用垃圾肥。
陳宗懋說,茶廠的建設要按照食品廠要求進行設計,要有隔離室,在茶葉加工中,要盡量采用連續化的流水線生產,以實現茶葉加工不落地,盡量減少人工操作而帶來的污染。在加工燃料上,最好不采用煤,而用液化氣、柴油、電等清潔能源。此外,加工茶葉的機械,也應采用清潔化材料,要防止機器部件潤滑油對茶葉造成的污染,最好能用食品級機器潤滑油。同時,還要嚴格杜絕茶葉中加入添加劑,并注意防止雜物進入。
陳宗懋認為,茶葉包裝材料也要嚴格注意,非食品用包裝材料不可用于茶葉包裝,在運輸過程中要避免和其它有異味的物品放在一起或一起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