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茶葉種植面積13萬畝的江西婺源縣,近年推出“茶園養雞、以雞育茶、雞茶共生”的種養生態新模式,取得明顯成效。
據農業專家介紹,茶樹體矮,蔭蔽性好,有利于雞群棲息和捕食,茶毛蟲、茶刺蛾、細蛾、谷蛾、網蝽等多種害蟲都是雞群的好飼料,雞啄、爪抓還能有效控制茶園內雜草;雞糞可對茶園進行土壤改良,提高地力。婺源縣根據茶園布局,將茶園分成多個小區,每個小區四周用絲網圈圍,每畝茶園放養雞近百只,每只重0.5公斤的雞平均每天可捕食成蟲、幼蟲200只以上。放養雞群的茶園還可降低用藥量近80%,節省雞飼料50%以上。此外,捕食害蟲的雞長勢快、肉質好、產蛋量高,雞瘟、禽霍亂等家禽傳染病極少發生。
此外,由于有機茶質量好,茶農的經濟收入亦大幅提升。以往,一些茶園每畝收入近千元,如今總收入可達三四千元,每畝茶園一年養雞還可增收800余元。如今,婺源縣的有機茶已占據歐盟有機綠茶銷售市場的75%,僅上半年,該縣的茶葉銷售收入已達1.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