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茶樹茶二叉蚜

   日期:2016-08-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10    
學名 j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de Fonsco10mbe)同翅目,蚜科。別名茶蚜、桔二叉蚜、可可蚜。分布安徽、江蘇、廣東、福建、云南、貴州、山東、陜西。寄主 除為害茶樹、油茶外,還為害柑桔類、荔枝、香蕉、菠蘿、可可、咖啡、胡椒等。 為害特點 成、若蟲刺吸嫩梢、嫩葉汁液,被害葉多皺縮卷曲,嚴重時新梢不能抽出引起落果。排泄蜜露致煤污病發生。 形態特征 有翅胎生雌蚜體長1.6mm,體黑褐色,具光澤,觸角暗黃色,第3節具5—6個感覺圈,前翅中脈僅一分支,腹背兩側各有4個黑斑,腹管黑色長于尾片。無翅胎生雌蚜 體長2mm,暗褐至黑褐色,胸腹部背面具網紋,足暗淡黃色。卵長橢圓形,黑色有光澤。若 蟲與無 翅胎生雌蚜相似,體較小,1齡體長0.2一0.5mm,淡黃至淡棕色。 生活習性 安徽年生25代以上,以卵在茶樹葉背越冬。翌年2月下旬氣溫達4℃以上時,開始孵化,3月上旬進入盛孵期,以后孤雌胎生,一代代繁衍下去,4月下旬一5月中旬出現高峰,夏季蟲少,9月底至10月中旬蟲口又復上升,11月中旬末代出現兩性蚜,開始交配、產卵越冬。該蚜喜聚集在新梢嫩葉背面或嫩莖上,尤其是芽下1—2葉處蟲口最多,早春茶蚜多在茶叢中部和下部嫩葉上,春季向上部芽梢處轉移,夏天又返回下部,秋季再次定居在芽梢處為害,當芽梢處蟲口密度很大或氣候異常時,即產生有翅蚜遷飛到新的芽梢上繁殖為害,5月上旬、中旬,第4、5代有翅蚜所占比例較大,有翅蚜遷飛擴展喜在晴朗風力小于3級的黃昏時進行。每只無翅成蚜可產仔蚜35—45頭,每個有翅成蚜產仔蚜18—30頭,性蚜每雌產卵4—10粒。適溫少雨條件下有利該蟲發生。天敵主要有大草蛉、中華草蛉、黃斑盤瓢蟲、龜紋瓢蟲等。防治方法 (1)及時多次分批采茶,秋季適當遲封園,減少茶蚜食料,抑制蚜害。(2)個別發生數量多、蟲口密度大的茶嫩梢,可人工采除,防止茶蚜蔓延。(3)生物防治 提倡噴灑26號殺蟲素50一150倍液,氣溫高時用低濃度,氣溫低時適當提高濃度。要注意保護利用天敵昆蟲。必要時人工助遷麥田瓢蟲至茶園,可有效地防治茶蚜。(4)蟲口密度大或選用生物防治法需壓低蟲口密度時,可噴灑40%樂果乳油或50%馬拉硫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2000一3000倍液,也可噴灑80%敵敵畏乳油或50%乙酰甲胺磷乳油2000倍液。(5)提倡噴灑2.5%魚藤精300一500倍液或1.8%農家樂乳劑(阿維菌素B1)3000—4000倍液。(6)合理采摘。如5月中、下旬,6月中旬,9月中下旬,10月初的采摘可明顯降低茶蚜、茶小綠葉蟬、碧蛾蠟蟬、螨等害蟲的蟲口密度且延長茶樹的壯健年限。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