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的施肥量是根據茶樹的年齡、樹勢和產量而定的。成年茶園每年除秋冬重施一次基肥外,生產季節還需多次進行追肥。施肥量主要依產量而定,如畝(667米2)產100千克干茶,則需施入尿素30~40千克(含純氮14~18千克),普鈣40~50千克,硫酸鉀10千克。產量高則依比例多施,產量低則依比例減少。值得注意的是低產茶園并不省肥,因其還要維持根系和地上部生長,另外土地裸露面大,雜草多,流失浪費的肥分往往比豐產茶園多,除考慮依產量施肥外,還應多加20%的損失量才能實現平衡。追肥的次數一般分為春肥、夏肥和秋肥3次,其時間分別為3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即在每輪茶的鱗片開展期至魚葉開展期施人最為適時,春夏秋三季施肥量分別以占全年總量的40%、35%與25%為宜。施肥方法可分為開溝施和蓬心土面撒施兩種。常規單行條植茶園應開溝施肥然后蓋土,避免肥料流失,密植茶園則可采用撒施法,即將肥料撤在小行間的蓬心土面上。無論開溝施或撒施都是把肥料施在茶樹吸收根最集中的部位,便于茶樹吸收利用.為了及時補給茶樹更多的營養和微量元素,在地面追肥的前提下還可多次進行根外追肥(即葉面噴肥)。茶樹根外追肥一般以氮肥為主,亦可與其他營養元素配合使用,但配合時必須注意化學性質(酸堿性)相同的才能相配合,與農藥混用時也應注意這一點。茶樹根外追肥在整個茶葉新梢生長季節都可使用。追肥時間一般是在陰天或晴天的早上和傍晚進行。噴的主要部位是葉子背面,因只有葉背的氣孔才能吸收溶解的液體狀肥料,葉的正面主要為角質層,對根外追肥難予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