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矮化密植栽培,是一種速成高產(chǎn)栽培法。實踐證明,矮化密植栽培能比常規(guī)栽培提早三年投產(chǎn),產(chǎn)量高且增長快,經(jīng)濟效益顯著。現(xiàn)將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矮化密植茶園的建立
1、選好土地。凡土層1米以上,無鐵錳硬結層,pH值4.5--5.5之間,地下水位低于1米,坡度10度以下的生荒地都可建園,熟地一般不如生荒地好。為避免水土流失,可先修筑梯幅等寬近等高的梯田,再行開溝下肥作畦種茶。為避免根結線蟲的為害,播種前,每畝可用7.5公斤3%的呋喃丹顆粒劑撒于播幅上,然后用鐵鍬將藥劑與25厘米的整個土層拌勻。
2、分層施足基肥。土地經(jīng)深翻平整,即可規(guī)劃種茶畦,畦寬100--120厘米,種植畦分層施足基肥,每畝基肥用量:豬、牛欄肥60--80擔,餅肥200--300公斤,鈣鎂磷肥或過磷酸鈣50--60公斤,火燒土20--30擔。豬、牛欄肥施入30--40厘米深的土層,其它基肥先一起拌勻,2/3施于20厘米處的土層,其余全部施于10厘米左右的上層。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有機肥均要經(jīng)腐熟后才能施用,特別是餅肥,如不腐熟易引起燒根。
3、選用良種。選用耐密植、頂端優(yōu)勢強、植株直立、株型緊湊、葉片上斜、育芽力強、生長快的茶樹品種。
4、合理密植。目前采用較多的密植方法有:①大行距1.5米,小行距33厘米,叢距(穴距)20厘米,每叢植茶苗2--3株,每畝6667叢15000--20000株,俗稱三條密植法;②大行距1.5米,小行距26--30厘米,叢距20厘米,每叢植2--3株,每畝8500叢、20000--25000株,俗稱四條密植法。在推廣應用中,水肥條件好的也可再密一些。
5、加強幼苗期管理。做好幼苗階段的保苗工作,提高茶苗成活率十分重要。新植茶苗,晴天要求每天早晨或傍晚澆一次水,一年中耕除草4次,即2--3月份春茶前進行一次中耕除草,深度10--15厘米;5月中旬春茶后一次淺耕,深度10厘米左右;7月中旬夏茶后一次淺耕,深度7--8厘米;秋茶結束后結合施基肥進行一次深中耕,深度15--25厘米。